昆明富民:柿花箐美丽乡村建设以“文”点睛
柿花箐苗族私塾文史资料陈列室。
富民东村镇柿花箐是一个苗族山村,收获季节这里连片的山药、荷兰豆卖得比周边村子还好;柿花箐村绿水清,家家户户院子干净整洁,牲畜实现集中饲养;太阳能照明,自来水进院,汉苗同胞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柿花箐还拥有一张苗族文化的名片——一个占地150多平方米的苗族私塾文史资料陈列室。”东村镇党委副书记刘顺安说。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柿花箐以文点睛,因文而魅,尽显苗家文明山村新气象。
创新促进村民致富
当初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柿花箐有什么?有文化,镇村干部不约而同想到这一点。过去,这里有一家开办过近百年的民乐学校。民乐学校先后开办7所分校,培养了大量人才,而这一时期,创办者王有道及其子王汉哲相继将儒家经典、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自编了教材,作为授课内容,几十年来培养了大量苗族学生。他们对学习创新都有着进取的精神,愿意接受尝试新鲜事物。
柿花箐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就一直围绕以“文”点睛的主线。“在观念上,柿花箐村的村领导班子有了更明确的文化驱动发展思维,不但自学而且还经常前往外地友村取经,取长补短。”柿花箐村负责人王俊飞说,当年,王汉哲先生及他的父亲走出了苗村,将文化播撒到各地,也把各地的优秀文化集中整合融入到本民族中来,这样的“游教游学”传统,如今已被柿花箐人继承。“求知、求学、奋进就是民乐留给柿花箐人的精神财富。”比如,村民以往对农作物种植不是很擅长,但柿花箐村群众对学习种植技术却有浓厚的兴趣。2009年,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部分村民主动向周边的汉族村种植户请教学习种植山药、荷兰豆,先后在村子里引种了500多亩山药、荷兰豆,一改过去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一亩上万元的收成远远超过了种植包谷数百元的收益。几年下来,如今的柿花箐苗族同胞生活富足,种植大户种有20多亩荷兰豆,加上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种植,每年收入过10万元。柿花箐农用车家家都有,小轿车也不再是稀罕物。
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有了致富项目,柿花箐村更进一步美化了村容村貌,将人畜分开,清理村中垛圈,硬化入村道路。同时,实行了“门前三包”,镇里还按每月600元的标准聘请村民做保洁员。如今,行走在村中400米的硬化道路上,周围的民居干净整洁,每一个垛圈门口的杂草都被收集并整齐地放在旁边,村中的家畜也都集中饲养,各家的外墙上都有各种描写苗族传统文化及讲述少数民族政策的宣传画,这让一座山间小村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打造富民苗族文史新地标
“村子是干净了,该怎么挖掘打造文化内涵呢?这好比姑娘出嫁,到了画眉上妆的点睛阶段就不知怎么弄了。”刘顺安说,后来,大家通过反复研究认为:柿花箐美丽乡村建设要善用苗族独有文化,彰显差异之美。于是,镇党委班子开始与曾设在本村的民乐学校第二任校长王汉哲老先生取得联系。今年84岁高龄的王老先生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依旧答应“复出”,为美丽乡村建设充当“智库”,开发好苗村文教遗产。于是,在镇村两级的投资下,一个占地150多平方米的苗族私塾文史资料陈列室在原民乐学校原址修缮起来。民乐学校的自强、自立、好学、求知的精神,逐渐内化为了柿花箐的一种村风。
“民乐小学虽然2005年就停止招生,学生统一并入祖库小学就读,但民乐学校的校址就是宝贵的苗族文化的遗产,将它打造提升为文化教育基地,以传承带动保护,未来的柿花箐将拥有不一样的魅力。”刘顺安说,从去年开始,他们便将民乐学校打造为文史陈列室,并邀请王汉哲当管理人员。
“镇上专门找到我,希望能够把民乐小学重新‘办’起来,当然,这次不是招生授课了。”王汉哲笑着说,自己如今已是富民东村镇柿花箐村苗族私塾文史资料陈列室的“馆长”。“今后在150多平方米的原址上,还要恢复当年民乐学校的旧貌,同时要将我与父亲花费5年心血所编辑的《苗族丛书》作为馆藏进一步对外展出。”
“苗家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王汉哲说,在历尽千辛万苦后,父亲于1940年创立了“私立民乐小学”,虽说是私塾,但是对于有求知欲的学生,都免予学费。“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一起劳动,只有这样才确保大家不中途辍学,之后,学生通过考试加推荐,被分批送到外面深造,毕业回来后,继而成为教师。”
“重执教鞭已经不可能,传承苗家文化精神同样重要。”谈到未来,王汉哲表示,他将利用自己对苗族特色文化的了解,进一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特别是在搜集苗家文史资料、收集传统生产工具、配合完成影像资料录入、壮大文史陈列室的规模上,他需要不断进取。
“苗族私塾文史资料陈列室不仅是咱们东村镇的文教基地,更是富民全县的文史新地标。”刘顺安说。因文而魅的柿花箐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书写着独特的一笔。(记者钟士盛 田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