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粮食总产预计达8.4亿公斤

30.10.2014  18:15

据农情统计推算,今年宣威粮播面积达289万亩,较上年增5.7万亩,增2%,预计粮食产量达8.42亿公斤,较上年增0.7亿公斤,增9%。

今年,宣威市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抓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双增”目标,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以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绿色生态为品牌,以现代农业庄园为突破口,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着力构造基地支撑、园区引领、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的绿色经济示范带产业体系,确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模式攻关,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举办部省市级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50片,其中玉米35片,马铃薯15片。推广两种类型的玉米增产模式,最大限度挖掘增产潜力,提高玉米单产。模式一:高抗耐密品种+地膜覆盖+抗旱塘(沟)播+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套豆+病虫害综合防治+培肥地力;模式二:高抗耐密品种+地膜覆盖+抗旱塘播+玉米套马铃薯+坐水塘湿直播+病虫害综合防治+培肥地力。

2014年8月19日,经省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认定宣威玉米模式攻关5片平均单产806公斤,百亩攻关平均亩产1002公斤,最高亩产1095.96公斤,创滇东北地区最高亩产;农业部整建制高产创建玉米平均亩产731公斤,比全市平均亩产增317.17公斤。

通过模式攻关,推动50万亩高产创建品种良法配套,集雨抗旱链接,种地养地结合等,提高玉米单产,实现粮食增产。

惠农强农,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 自2004年国家实行惠农补贴政策以来,宣威惠农补贴稳步增长,农民享受种粮补贴累计达11.42亿元,2014年达到2.3亿元,是2004年886.12万元的26倍。2014年农机购置补贴1290万元,组建184只机耕服务队、投入1323台(套)机械助力春耕生产,实现机耕机耙面积72万亩,机收示范2万亩,促进农机农艺结合。2014年发放农贷资金10.4亿元。

良种先行,为粮食增产提供保障。 宣威培育了高抗、丰产的宣黄单2号、4号、5号、6号、9号、13号、宣宏2号等16个玉米良种,打造“宣黄单”品牌,推广到云贵川等64个县市,成为云南省拥有最多自育玉米品种的县市。

宣威与省农科院、云南农大、云师大薯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采用先进的茎尖脱毒、试管培育、雾培法等组培技术选育马铃薯新品种,研究培育出具有薯块大、芽眼浅、品质好的“宣薯2号、3号、4号、5号”品种,通过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的繁育,小春薯、秋薯、大春薯三季“串换”提高种性,形成“宣威土豆”品牌,马铃薯远销国内外20余个省(市)和部分东南亚国家。

建成年生产1000万公斤的玉米良种研发中心和年生产3000万粒脱毒种薯的马铃薯良种研发中心,可满足60万亩马铃薯和500万亩玉米种植用种需求。宣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建立新品种展示园,引入省内外育种企业推介的151个新品种,新选育的“宣黄单8号”、“宣宏2号”在今年全省玉米新品种评比中分别荣获冠、亚军。

强化科技,为增产提供支撑。 宣威2014年的粮食产量比2003年4.5亿公斤增加近一倍,农业科技功不可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5%。一是推广“五配套、五统一”高产集成技术,良种、地膜、育苗移栽(湿直播)、测土配方施肥、高矮间套五项科技措施,品种、节令、行向、模式、病虫害防治五统一。宣威采用“网格法”抽样取土法,研究开发出用于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的 “宣农牌”测土配方专用肥16个,为农作物配制“营养套餐”。二是大力推广间套种技术,间套种面积从2005年60万亩发展到2014年的240万亩。三是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粮播面积,粮播面积从2003年的192.4万亩增加到2014年289万亩。

规模经营,解决现代农业规模发展瓶颈。 土地规模经营可以弥补分散经营的不足,促使种粮大户追求规模效益,提高种地积极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使他们致力于专心学习农业科技,努力提高耕作水平;促使农民在自己家门打工;让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外出务工者取得转让收益;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效率;有利于粮食补贴、良种补贴等农业补贴切实惠及种粮农民;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和结构调整,有利于科技指导,提高指导效率,也便于产业结构调整。宣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97个,培育种粮大户304户,流转土地14.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