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威创新扶贫模式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中新网云南新闻7月3日电(记者 史广林)2日,宣威市格宜镇举行农业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启动仪式。仪式上,宣威爱希望农业有限公司与14个合作社签订农业合同,共同构建大宗食材供应标准化体系,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扶贫模式。
宣威市格宜镇位于宣威城区东北30公里,辖14个行政村、141个村民小组、193个自然村,有人口20493户63552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69户,7612人,属于宣威市12个贫困乡镇之一。。
引进龙头企业 规范营养餐
格宜镇教育发展连续十年位居全市前列,全镇有学生12000多人,其中有3所幼儿园,学生1000多名;有完小15所,学生5000多名;中学两所,学生3000多名;高中1所,学生3000多名。
格宜镇党委书记丁宪魁介绍,一度时期学生营养餐的采购属于各学校自行负责,供应食材单位没有资质,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资金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为解决这个问题,格宜镇党委政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按照省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文件要求,按照招投标程序,面向全国公开招投标。
2017年1月19日通过公开招投标,云南省爱希望集团公司中标,于2017年3月8日在格宜镇成立宣威爱希望农业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专业从事农产品种养殖、收储加工、检验检测、冷链配送、电商开发等业务,专业为学生营养计划及大型用餐单位提供大宗食材配送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云南爱希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涛表示,该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食品生产、加工、配送各个环节,确保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食材。
发挥合作社作用 解决生产组织问题
在工作中,格宜镇党委政府发现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缺乏抗风险的能力,另外,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土地流转困难,截止目前,格宜镇仅完成土地流转共1040亩。
格宜镇按照14个村委会的布局,于5月31日前完成了14个专业合作社的申请注册,合作社法人由村委会书记或主任担任。宣威爱希望公司与各专业合作社确定产销合作关系,公司分别向各专业合作社下达农产品生产订单,约定价格、品质、数量等要求,并向合作社提供市场信息和资源,合作社首先满足宣威爱希望公司的需求,多余的产品可委托宣威爱希望出售或自行出售,确保合作社只要开展农业生产就能保证社员有收益、能致富。
丁宪魁表示,由此形成宣威爱希望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以销定产、订单制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促进农户增收,贫困户脱贫。
目前,第一批已下达白菜、青椒等7个品种1030吨的种植订单,3575头猪和2000只鸡的养殖订单,格宜镇政府将结合每个村的海拔、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按照一般户数和贫困户数占据的比例,下达种养殖户数和种养殖品种、数量、标准订单。
同时,为确保种养殖农产品的质量,在确定了“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模式后,爱希望公司和格宜镇人民政府将分批组织对1000户种养殖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农技中心负责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兽医站负责养殖户的技术培训。
14个合作社注册成立以后,格宜镇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实行领导班子包保负责的工作机制,用行政手段干预来确保整体工作的推进。
丁宪魁介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按照所挂钩村委会进行包保,责任到人,召开合作社社员会议,充分宣传讲解“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模式,帮助确定种养殖农户社员,确定种养殖品种及数量。各村村干部亲自带头,率先示范,打消群众疑虑,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通过政府帮助,以合作社为载体,发展种养殖业,形成长效产业,具有稳定收入。2018年,我们的种养殖社员将扩大到2000户,其中种植实行适度规模种植,户数控制在500户以内,养殖户1500户,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力争全镇整体脱贫摘帽,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用产业发展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要发挥群众的内生动力,激发群众自力更生的脱贫意愿,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当日的启动仪式上,宣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为14个合作社颁发营业执照,爱希望公司与14个合作社法人签订农业合同。宣威爱希望公司与各专业合作社确定产销合作关系,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形成企业与农户之间以销定产、订单制农业发展新模式,促进农户增收,助力贫困户早日脱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