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警方支招"安全"过国庆 红包和短信链接点不得
国庆长假将至,你是选择举家出游,还是做“留守派”休息调整?随着各大景点迎来旅游黄金期,享受美好假期时,别忘了自身的安全。昨日,昆明警方结合往年国庆长假经常发生的一些治安隐患发布节前预警,提醒市民在居家出行各方面须注意的事项,带着“安全”过个舒心的节日。
防盗篇
邻里守望防入室盗窃
长假期间,很多市民选择外出旅行,这也是入室盗窃发生的高峰。
出门前,谨记关好门窗,检查好水、电、气是否关好。除了别放贵重财物在家中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阳台或窗户安装红外线或声控警报器等防盗设施,或是安装防盗性能高的锁芯,也可买盏功率小的节能灯制造家中有人的假象。外出时,交代邻居发现异常请及时帮助报警,或打电话通知房主。
锁好车门别放贵重品
节假日各景点车辆较多,停车位相对紧张,若是市内短途旅行,尽量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选择驾车长途旅行的市民, 一定要把车停到有人看管的停车场,若目的地的停车场已满,宁可多走几步路,千万不要停在无人看管的地方。停车时锁好车窗车门,再用手拉一下车门,谨防被干扰器干扰,并向停车场看守人员索要凭据。不管停在正规停车场还是路边的临时停车点,切记不在车上放贵重物品,防止被人砸车窗玻璃实施盗窃。
违禁物品带不得
国庆期间,也是返家探亲的出行高峰。乘坐汽车、火车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有毒有害等危险品和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进站上车,不得在托运的行李中夹带危险品,以免给出行带来不便。
候车期间,不要与陌生人搭讪,除了看管好行李物品外,还要照顾好孩子。进站验票时,将车票、身份证与钱包等贵重物品分开,以便查验。上车后,记住贵重物品一定放在视线范围内。夜间睡觉时,可将贵重物品交给列车乘务员保管,或和朋友轮流守夜。
住店贵重品办保管手续
外出旅游时,要保管好个人财物和护照等身份证件,特别是身份证。尽量结伴同行,避免夜间单独外出。旅途中不要让人知道自己携带巨款和贵重首饰等,以免他人起歹意。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不要深入未开发的区域。
住店时,尽量选择正规的饭店和有良好信誉的旅店,不要轻易相信“拉客住宿”、“优惠住宿”等街头拉客人员。进房间时立即检查门、窗及柜子的锁是否安全,离开房间时关好房门。若有贵重物品又不便携带,可交到服务台办理保管手续,并索取保管单。
防扒防拐篇
逛街时小心“三只手”
长假期间,市民外出游玩、购物时,往往会携带大量现金。商场、超市、饭店、景点等地方人员相对密集,一些犯罪分子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扒窃、拎包作案。
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市民应随时注意自己的财物,将提包置于视线范围内,试衣时注意看管好自己的提包;乘公交车时要提高警惕,上车前准备好零钱,以免临时掏钱,引起小偷注意;公交车靠站时,预防歹徒趁车门打开瞬间实施抢夺。
把孩子“拴”在身边
人群密集的游乐场、闹市区等地,最易发生小孩、老人走丢事件,家长一定要记得把孩子“拴”在身边。
出门前,要教育孩子不要乱跑,最好不要带小孩到偏僻的地方以及湖边水边等,避免发生意外。可在小孩身上放一张卡片,上面写上父母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一定告诉小孩,走失时找身着制服的警察叔叔求助,不要轻信陌生人,不吃陌生人的东西。若小孩走丢后要及时报警,并安排家属在小孩走丢的地方等待,很多小孩会返回原地寻找家人。
防骗篇
丢包诈骗
“拾物平分”是丢包诈骗的老套路,但一些贪图意外之财者却屡屡中招,火车站、汽车站最易成为丢包诈骗的案发地。
车站附近,人员结构复杂,不要理睬陌生人的搭讪,切勿贪图便宜乘坐“黑车”,以免人身安全遭到侵害。遇到有人掉包不要理会,不要将钱物交与陌生人检查,更不能透露银行卡密码。当有人以此纠缠时,最好不要当面揭穿对方,可走到安全的地方报警。
网购飞机票要小心
外出时,很多人习惯从网上购买机票或者车票,一定要注意以假乱真的钓鱼网站。被钓鱼网站欺骗,不但遭受经济损失,还耽误外出行程。
警方提醒,市民在网购飞机票、车票时,要警惕假冒知名旅行社、航空公司的钓鱼网站。这些网站不仅页面可以以假乱真,往往还挂有木马病毒,一旦用户输入银行账号、密码进行网上订票,票款就会一去不复返。
“发红包”小心中招
“收到微信零钱178元。”“收到微信零钱88元。”最近,不少人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的“红包”链接。点击链接后,会跳出一个“10.1华诞,红包随礼派送”的图片,上面还有一个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后,又跳转到另一个界面,显示“待收钱¥88元”,并有“确认收钱”的按钮。
真有此等好事?警方分析,朋友圈里不会有天上掉馅饼,为增加欺骗性和伪装性,诈骗分子不断设计和叠加“套路”,伎俩日新月异,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加强防范。
注意免费陷阱以防被忽悠
外出旅游时,难免会遇到当地居民推销的土特产品。虽然买的时候感觉赚了,但回到家才发现是一堆“垃圾”。旅游中不管是遇上“灵药”、“宝石”、“古董”还是其它各种稀罕物,购买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为了吸引游客,很多非法旅行社或违规旅游部门,会采取免费赠送某些景点等的方式来吸引游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赠送要么是已经含在所收的旅游费中,要么另有陷阱。
异地消费打款
很多人会在假期外出旅游、刷卡消费,这也给了骗子诈骗的机会。特别是假期归来后,接到类似短信不要轻信。若真的在异地有过消费,要先向银行求证。
“交通违法”诈骗
没开车出门却收到“交通违法”短信。短信中附上银行卡号,诱骗车主转账汇款,若发送号码为普通手机号或是归属地为外省市,极有可能是诈骗短信。车主若想知道是否违法,最好到交管部门了解。正规的交通违法告知短信,会详细说明车牌号、违法日期、地点及违法情形,短信中不会附链接,链接背后藏的可能是木马程序。
快递未取或订单异常
假期是网购高峰,节后若接到“店主”的电话,称货物短缺、系统原因等无法发货,可办理退款并附上一个退款链接,这些多半是诈骗手段。此外,骗子会冒充快递公司,电话通知事主有未取的快递,或谎称有毒品等违禁品,要求汇款解决。
接到有违禁品的电话,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可向快递公司咨询,或拨打110报警。收到退款链接不要轻易打开,更不要上网操作输入银行账户和密码口令,可拨打网站客服电话落实情况。
骗家长子女遇“意外”
在假期,大学生可能会与同学出门游玩。学生出游时最好与家长或老师事先沟通,并把同伴的电话发给父母,避免联系不上。若家长接到孩子发生意外的短信后,可及时向校方联系。若真的发生意外,校方和医院会全力施救,不可能要求家长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缴付费用。(都市时报 记者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