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县公安局“警营文化建设工作”纪实
孟建柱同志曾经指出: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对于凝聚警心、激励斗志、陶冶性情、展示形象,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013年以来,宁洱县公安局党委在公安队伍建设上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文化育警,科技强警的方针,牢牢把握警察文化“凝聚警心、外树形象”的工作定位,把公安文化建设置于队伍建设的先导性、战略性地位,夯实警营文化基础,营造文化氛围,拓展警察文化内涵,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宁洱特色、公安特质、时代特征的警察文化,用文化凝警心、铸警魂、强警力,用文化树形象、鼓干劲、提素质,切实提升公安机关“软实力”。
做法和经验
为了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专门成立了由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政委肖伟任副组长,其他局领导及党委委员、局直各部门、各派出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警营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经过几年的努力与积淀,宁洱公安在文化建设实现了规划保障到位,组织机制健全,形式载体多样,实质内涵丰实的局面,全局文化“软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在推动全县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取得了成效。
一是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统筹规划,保障到位。宁洱县公安局在警营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局机关、派出所统一协调,整体规划,每年对派出所活动场所和全局文体活动都作出计划和经费预算,对相关场地建设和活动费用给予足额经费保障。2013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240多万元。在局机关建起了心理咨询服务站、室内羽毛球馆、园林办公区,在办公楼内建成了集宁洱党史、廉政教育、宁洱公安史为一体的多功能警史陈列馆和楼道文化长廊。特别是在楼道文化长廊建设中,结合各楼层所驻警种的职业特点,突出警种特色,并在各楼层电梯间的等候厅内建设的不同功能、不同特色的文化空间,切实把宁洱县的地域文化、茶文化和公安文化有机融合。还购置了钢琴、电子琴、电吉他、贝司、架子鼓等乐器及卡拉ok设备,对会议大厅进行升级改造,使之成为融现场(视频)会议、文艺节目排演、举办晚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场所。各派出所建有具有普洱茶文化特色的警民沟通交流区,普遍设立了荣誉室、阅览室、健身房等基层警察文化园地,为警察文化建设提供了平台和阵地。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为了加强和完善了公安文化建设工作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2014年10月我们成立了宁洱县公安文联,组建各种兴趣爱好小组。在工会、妇女、共青团等组织的协调配合下,对外积极参与县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对内充分发挥各兴趣爱好小组组织灵活、爱好统一的优势,使各项活动常态化进行,在节日、纪念日等活动中,组织民警、文职人员、协警开展体育项目和警务技能竞技及文艺节目汇演。丰富警营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建设工作。四是注重文化人才培养,增强后劲。县公安局党委通过内部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等形式,给民警、协警搭建才艺展示,舒缓压力的舞台,并从中发现文化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三是创新载体,贴近生活,激发民警参与的热情。围绕民警的爱好和需求,我们从贴近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出发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大力开展警察文化活动,形成全警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完善基层组织网络,拓展警察文化活动参与面。依托公安文联,组建了摄影、钓鱼、棋牌、书画、音乐、体育等7个兴趣爱好小组,发动民警踊跃参与,规定全局每位民警至少参与一项兴趣小组活动。各小组在活动中实行活动报告、经费审批,开展交流、训练、比赛等活动。如体育小组积极组队参与全县的气排球、拔河、篮球等比赛;摄影小组组织队员到思茅太阳河森林公园进行采风活动,同时还主动参与县摄影协会组织的县内采风活动,深入开展学习交流。多幅作品在全市政法系统、公安机关摄影创作比赛中获奖;文学小组不仅创作作品向媒体刊物投稿,而且自行组织人员创作小品、情景剧、讲演稿,自编自导节目参加全市公安机关文艺汇演,并在汇演中多次获奖。如在2015年全市公安机关文艺汇演中,自编自导的情景剧《大山的儿子》,生动地再现了在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中因公牺牲的民警袁正国的事迹,荣获三等奖;在2016年全市公安机关《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故事讲演比赛中,民警自行创作的《贴心姐姐》获得全市第一名等等。二是开展警民互动活动,扩大警察文化对外影响。多年来,宁洱县公安局在挂钩联系开展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中,不仅从物质上对挂钩联系点群众进行帮扶,还积极通过开展文化联谊活动,从思想理念层面帮助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警民关系。近年来分别在挂钩联系点宁洱镇民安村、硝井村开展警民文化联谊活动4次,不仅增进了民警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和友谊,更传递了警民一家亲,共创和谐奔小康的工作理念,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四是立足现实,拓展内涵,丰富民警精神家园。宁洱县公安局将警察文化作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文化育警活动吸引民警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影响民警的思想、审美、道德、生活和精神。
一是拓展阵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从优化办公环境入手,在办公场所楼道内建设“走廊文化”,嵌挂格言警句、民警摄影、书法作品,营造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警察文化的艺术感染力,提升警察文化的思想熏陶作用。把警史馆作为弘扬公安优良传统、教育民警的重要窗口,组织民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增进民警对党史、地方史、宁洱公安史的了解,提升民警的组织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拓展内涵,狠抓警营内部人文关怀。加强基层派出所“五小工程”建设,完善住宿洗澡、读书阅览、健身娱乐等功能设施。建立民警住院就医看望慰问、因公受伤安抚慰、子女高考升学奖励、抚恤互助等工作制度,切实为民警办实事、解难事。
成效与体会
我们始终坚持把警营文化建设作为促进各项工作的“助推器”,努力把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源动力。在文化建设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凝聚团结一致的警心,激发拼搏进取士气,进一步增强了民警的职业自豪感和集体归属感,培养了忠诚、为民、担当、奉献的精神,为全面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013年来,宁洱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基层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四项建设,全面加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治安防范、案件侦破、犯罪打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了大批忠于职守、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拼搏进取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赢得了上级机关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截止目前,全局共破获刑事案件94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36人,捣毁犯罪团伙20个,连续12年实现命案全破。查获毒品犯罪案件208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77人,缴获毒品342.803公斤,易制毒配剂2.7吨。先后有5个集体、14名民警被市公安局荣记三等功,12个集体、120名民警被嘉奖。特别是今年我县被列为全省率先脱贫摘帽的12个县之一后,面对警力少、各项公安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全县公安民警在县委、政府和局党委以及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学党章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与公安队伍管理教育有机结合,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在全面做好维护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县委、政府安排的挂钩扶贫工作中,全力推进困难群众的脱贫摘帽工作。今年1月,县委政府确定县公安局挂钩联系宁洱镇贫困村西萨村后,我局派出两名民警直接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前期入户走访调查,对排查出的67户建档立卡困难户实行局领导和中层领导挂钩联系包保责任制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各挂包联系民警在做好自己本职业务工作的同时,不管身心劳苦,主动放弃休息、休假时间,深入村寨、农户田间地头,走访查找致贫因素,真心、真情为群众出谋划策找脱贫致富的出路,把扶贫政策、资金精准地应用到每个贫困户的具体项目上,帮助群众早日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到目前为止,全局筹措资金70余万元投入到村组活动场所、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方面。为村两委建起了党组织活动室,完善了厨房、太阳能洗澡室、厕所等设施,在村组文化活动场所、居民较为集中的路段安置了太阳能路灯23套,向每户挂钩联系的建档立卡户送养仔猪2头。同时,积极协调水利、农科、住建等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种养殖业技术培训、民房改造与建设技术指导等工作,提升群众农业科技知识,助推扶贫项目、产业落实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