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云南】“脱贫20.9万人、洱海水质改善……”短短5年间,大理发生了这么多变化!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五年脱贫20.9万人、洱海水质总体改善……”9月27日,“砥砺奋进的五年”大理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大理州分享了五年来大理快速发展的变化和成就。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良好、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是“五朵金花”和“小河淌水”的故乡,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2016年,大理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72.2亿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01亿元,年均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82亿元,年均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从21.7∶42.4∶35.9调整到21.1∶38.2∶4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71元,年均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2元,年均增长14%。
大理加速“五网”建设
大理州委副书记 、大理市委书记孔贵华。(摄影 赵嘉)
大理州委副书记 、大理市委书记孔贵华表示,大理不断完善“五网”建设规划,建立项目前期工作“资金池”,以省州“四个一百”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0.6亿元,年均增长16.6%。
大理州以县县通高速为目标,加快路网建设,大丽高速、上鹤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214线剑川段、洱源至上关一级公路完成改造,楚大高速扩容、大漾云、南景、鹤庆至丽江关坡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12个县市全部通高等级公路,其中7个县市通高速公路。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大瑞铁路建设稳步推进,大临铁路开工建设,全州铁路在建里程300.3公里,通车运营里程245公里,2016年全州铁路运输客运到发量551万人次,货运到发量21.2万车1209万吨,分别是2012年的3.8倍和4.6倍。
大理机场应急扩容改造和临时口岸建设开工,开通大理至北京、上海、天津等21条航线,2016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是2012年的3.8倍和6.9倍。
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电力装机达1386万千瓦,共建成220千伏以上变电站10座,线路长度2877公里;建成功果桥、龙开口、鲁地拉3座大型水电站,苗尾水电站下闸蓄水,800千伏滇西北送广东特高压输电工程顺利推进。
水网建设步伐加快,洱源三岔河等9件水源工程竣工验收,永平玉皇阁水库等36件在建水源工程加快推进,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2万亩,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32.7万人。
“智慧大理”建设加快推进,实现行政村光网全通达与移动4G网络信号全覆盖,移动用户和互联网普及率达98%和70%。
大理加快重点产业转型
大理州坚持龙头企业带动,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措施,通过问题清单交办、联审联批等形式,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快大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重点园区和5个特色园区规划建设,每年实施80项重大工业项目,时骏集团20万辆出口型载货汽车技改和10万辆短途纯电动车、祥云飞龙湿法铅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鹤庆绿色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
2016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279.1亿元,年均增长9%。稳定粮食和烟叶生产,着力做大核桃、乳畜、蚕桑、生态茶等优势产业,特色经作面积达1382万亩,农产品电商销售稳步增长,2016年全州农业总产值实现388.8亿元。
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州建设,着力构建“一核四区”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新产品开发,认真落实省州旅游市场整治措施,2016年全州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859万人次,年均增长20.2%;旅游业总收入534.6亿元,年均增长28.6%。快递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五年脱贫20.9万人
大理州委副书记 、大理市委书记孔贵华。(赵嘉 摄影)
孔贵华介绍,目前大理州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987户198470人。
大理州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50%涉农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投向当年脱贫摘帽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投入脱贫攻坚资金301亿元。
抓实产业扶贫,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以及电商扶贫、资产收益、委托经营等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加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筹措产业互助资金1.6亿元,建成互助社617个。
抓实教育扶贫,投入51.87亿元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部享受教育资助政策。
祥云县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热火朝天。通讯员 赵建军 摄
抓实健康扶贫,构筑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道保障线。
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贫困乡村整乡整村推进全覆盖工程,完成易地搬迁3424户,农村危房改造1.61万户,政府兜底统建5712户。
抓实社会扶贫,4.4万名干部职工挂包8.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01个民营企业挂钩418个村。深入推进沪滇扶贫协作,实施帮扶项目68个,投入帮扶资金11450万元。五年来全州共脱贫20.9万人,减贫率56.9%,贫困发生率7.01%,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被省综合评价为“较好”等次。
洱海水质改善
孔贵华说,大理坚决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的部署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
成立州、县市指挥部和工作组,组建16支驻乡镇工作队,建立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科研团队和专家咨询体系及三级督察体系、五级河长体系。深入开展流域“两违”整治行动,排查出违章建筑941户,拆除违章建筑658户、9.44万平方米,关停客栈餐饮经营户2498家。
深入开展村镇“两污”治理行动,村落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污水垃圾整治扎实有效。
深入开展面源污染减量行动,核心区及周边生态隔离带完成土地流转2.88万亩,关停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6个、完成搬迁3个。
深入开展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城乡统筹供水工程中有4个自来水厂正式通水,“三库连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建成湿地19790亩。
深入开展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十三五”规划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6项,抓紧推进68项,正在开展前期36项,完成年度投资43.1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5.81亿元。
深入开展流域综合执法监管行动,累计执法检查企业、客栈、餐饮900家,处理投诉176件。
深入开展全民保护洱海行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氛围日益浓厚。中央电视台先后连续7次在《新闻联播》等重点栏目,对大理州生态文明建设和洱海保护治理成效作了专题报道。五年来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2017年洱海全湖水质1至5月为Ⅱ类,6至8月为Ⅲ类。
此外,针对洱海保护问题,大理州环保局局长李劲松表示,大理州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断然措施,启动抢救模式,全力实施“七大行动”,深入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
大理111个村列入传统村落
大理州以建设宜居大理为目标,抓实“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和执行,实现县市、乡镇、村庄总体规划全覆盖,全州城镇控规覆盖率达78%。
加快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大理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稳步推进,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4%,提高6个百分点。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14个、生活垃圾处理场14座,实施108个重点乡镇“一水两污”项目和118个省级示范村项目。
建成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5.8万套,发放租赁补贴2.6万户,实施棚户区改造8.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37.6万户,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
扎实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查处违法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三清洁”清运垃圾120万吨。安装“点亮大理”乡村路灯12.3万盏。
大理市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7个县城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建成公园148个,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22.5%。共有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22个,有111个中国传统村落。
大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
大理州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抓好“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学习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
认真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强力帮扶1225个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自然村加快发展,着力打造150个条件较好的样板村率先发展。
先后创建了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5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5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省委作出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郑家庄学习的决定。
2016年9月,大理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全州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扎实推进平安大理建设,连续三届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州”荣誉称号,并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跨越发展新的机遇,大理州树牢“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铭记初心、砥砺奋进,努力开创大理跨越发展新局面。
“把大理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标兵,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世界级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滇西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新路子,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理州委副书记、大理市委书记孔贵华在发布会上说道。
(新闻君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