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十九大特刊]“引进来”“走出去”绘就开放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新形势新局面,我国积极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方面不断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引进来”的工作,另一方面针对我国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时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这些工作的持续推进绘就了我国开放发展的全新格局。
认清新形势提出新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分配机制有失公允等诸多原因,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整体增速的放缓,不仅为逆全球化思潮提供了“温床”,也进一步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形成恶性循环。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整体格局,使得全球外资流动放缓。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为1.9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现下降趋势,尽管近年来有所恢复,但去年也只有1.75万亿美元,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这种局面也使得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通过加强吸引外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从国内情况看,十八大之后我国开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经济向更高形态发展。国内经济进入到稳定增长、结构优化的新常态。在这一新常态下,我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既往优势,如要素成本低等优势也正在减弱。但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等新的优势正在逐渐确立。国内很多产业和企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走出去”也成为其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我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需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更好地开拓内需市场。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布局国际市场,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
因此,在过去的5年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决定全面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新时期的开放不仅强调“引进来”,也更加注重“走出去”,表现为一种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
建设新体制加快“引进来”
过去的5年,我国在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外商产业投资限制措施和各类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企业成本降幅显著,知识产权保护明显改善。
5年来,中央深改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开放发展大计,并审议通过了多个有关开放的重要文件。2016年年中,广东东莞市、上海浦东新区等12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实施方案完成报备,标志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全面启动。
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文件,支持内外资同等享受“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政策措施。8月初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涉及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共12个重点领域,列出了22项措施,原则上都要在9月底之前出台相关政策。在减少限制、税收支持、政策连续稳定、完善法律体系和放管服改革以及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方面都展现出了新亮点。
5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总数已经达到11个,形成了东中西全方位制度创新的开放格局。6月6日,国务院又印发了2017年版的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减少了27项限制性措施。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也在深入推进,投资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5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改善营商环境为重点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市场准入方面,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这为改善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在简政放权方面,2015年我国提前实现了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2016年又减少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全面推进“营改增”、清理整顿涉企收费、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物流运输集约化水平等一系列“降成本”措施,现已初见成效。
描绘新蓝图推动“走出去”
在过去5年中,中国推动“走出去”的最重大举措,莫过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设的推进。这是中国着眼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梦想,提出了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赞誉。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份在出访中亚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份,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去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从主要原则、建设主线和建设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框架。2016年3月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其中专门一章。今年5月份,中国成功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会各方达成了270多项具体成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正能量。
“一带一路”提出至今,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早期收获成果,目前已形成了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局面,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并开辟出共同发展的巨大空间。
在过去5年中,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优势、推动产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进入新阶段,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有利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华丽转身。
国际产能合作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举措。近年来,中方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同相关国家一道推动产能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在双边层面,中方同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有关文件,把产能合作纳入机制化轨道,与有关国家对接规划和项目,共同为企业间合作穿针引线、铺路架桥。在多边层面,中方积极参与和引领区域、次区域合作,推动发表《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等重要文件,与有关国家共同谋划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加快形成开放包容、多方共赢的合作格局。
重大项目迅速批量落地。中国高铁、核电“走出去”的第一单都落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印尼雅万高铁已签署商务合同并将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核电机组项目顺利开工。一批相关国家亟需、采用中国装备和技术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重大项目稳步实施。
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6年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相关国家发放贷款超过1100亿美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相关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3200亿美元,对产能合作重大项目应保尽保。中方与相关22个国家签署了总额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推动产能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促进。
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中方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提高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和规范化水平。截至2016年底,中方与53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54个相关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且积极商签标准化合作协议、签证便利化协议等各类合作文件,促进资本、技术、人员等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共同为企业开展产能和投资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来源:经济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