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两会]9大关键词凸显昆明发展新思路
预计达3710亿元,增长8% (含滇中产业新区)
南连接线通车,绕城高速内环线实现闭合;地铁1、2号线首期开通;完成主城29个商品交易市场整治搬迁;综合整治13条城市重要道路、6条微循环道路和14个交通节点;贫困人口减少6.8万
实现城市法定规划全覆盖;启动建设80条城市道路;完成主城33万户天然气置换
建成都市农庄8个;完成1万户以上宜居农房建设,减少6.8万贫困人口
推动交投公司和水务公司上市;开展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试点
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以上;确保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引进市外到位资金800亿元以上
完成34个滇池治理项目、推进实施4个,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
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0万个;创建省一级示范幼儿园8所;完成3所乡镇卫生院、16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
59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0∶44.5∶50.5;新增总部企业23户;旅游总收入609亿元、增长18%;建成12个都市农庄
落实“十件惠民实事”,民生支出达375.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9%
“三公”经费下降4.1%;承接省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5项,取消和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6项
实施重点项目245项;新增各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以上;新认定40家高新技术企业
重点推进100项新增投资重大项目、100项重大技改项目,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竣工30个
预算收入444亿元,增长8.4%
流转农村土地102.5万亩;首批80个基础设施项目向社会投资开放;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7.9亿美元
滇池治理完成投资61.1亿元;主城建成区新增绿地1200公顷;完成人工造林42.8万亩;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
能否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要确立新思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注重民主法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政府自身建设。
2015年,昆明奋力谱写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篇章有哪些关键词呢?
2014·成绩
7组数字
道发展
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7组数字可以一窥昆明过去一年的发展成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荣用“稳中求进”、“充满艰辛”形容2014年的工作,各项数据也印证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8.2%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预计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710亿元、增长8%,不含滇中产业新区为3280亿元,增长8.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4亿元,增长8.4%;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分别增长9%和1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
8% 2014年昆明狠抓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高技术工业企业增加值占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4亿元,59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86%。新增总部企业23户。旅游总收入609亿元,增长18%。农业增加值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0∶44.5∶50.5。
69%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壮大,5个区进入省县域经济先进县行列。县城和建制镇落户条件放宽,农村居民转户11.8万人,城镇化率达69%。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贫困人口减少6.8万人。
62.1% 实行工商登记“先照后证”制度后,昆明市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62.1%,经济发展活力逐步增强。民营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1700亿元,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995亿元。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7.9亿美元。
61.1亿 滇池治理完成投资61.1亿元。滇池水质持续改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指标分别下降5.63%、10.3%、14.2%,国家考核的16条河道有14条水质达标。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97万立方米,出水水质全面达到一级A标。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实现生态补水4亿多立方米。
69% 民生支出375.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9%。2014年,昆明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5.8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2万人。新建、改造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61个。落实社保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提高15.38%、19.5%和16.2%。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7个,新增养老床位4737张。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30121套,建成3.3万套,完成保障性住房分配、租赁住房补贴发放9996套(户)。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升到97.3%,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以上。
4.1%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整改“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公”经费下降4.1%。承接省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5项,取消和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6项。公共资源实现电子化交易,成为国家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创新试点城市。
2015·目标
增强发展动力 实施重点项目245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增强发展动力,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要强化投资拉动。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实施重点项目245项,投资622亿元。优化投资结构,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抓好资金平衡,扩大融资渠道,确保资金需求。
二要增强消费带动。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和集散作用,形成多元化消费主体。培育电子信息、文体娱乐、休闲旅游等消费热点。拓宽贷款、信用等消费方式,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畅通城乡流通渠道,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三要突出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立研发机构,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全社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2%,专利授权增长5%以上。
四要壮大民营经济。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扩大社会资本投资领域,提高民间投资比重。鼓励和引导金融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6%以上,从业人员增长10%以上。
加快转型升级 加速发展六大新兴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一要推动工业提质增量。加快构筑“一核两翼六板块”的工业布局体系。巩固提升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和非烟轻工等产业,加速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六大新兴产业。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二要提升工业园区载体功能。深入实施千百亿园区提升工程,统筹园区产业布局,突出园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新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园区2个、超十亿园区1个。
三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完善中央商务区和次级商务区功能。促进各类总部集聚。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加快泛亚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主城区商品交易市场整治搬迁。积极发展咨询评估、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服务业。
四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与文化建设、城镇建设、乡村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建设融合发展,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加快演艺、创意、广告制作等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一批群众体育设施,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
提升城市功能 启动建设80条城市道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一要完善城市规划布局。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实现城市法定规划全覆盖。高标准完善城市交通、给排水、生态建设等重大专项规划,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林地保护、产业发展等有机衔接、多规合一。
二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综合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为重点,启动建设80条城市道路。确保黄马高速基本完工、呈澄高速建成通车。积极推进地铁工程建设和昆明南站及外部配套工程建设。继续完善电力、排水防涝、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科学实施“三旧”改造,重点推进获批开工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三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数字城管”建设,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实施道路照明“洁净增亮”工程,完善道路安全管理设施,推进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主城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54%。
四要全面加快新区开发。聚焦呈贡新区,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片区综合配套,抓好设施建设和失地农民安置。推动呈贡信息产业园区、金融产业园呈贡片区发展,加快连接主城的快速路建设。推进南城晋城、西城海口、草海、巫家坝城市副中心、三个半岛会展度假区和官渡文化生态新城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 全市城镇化率达7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一要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差别化发展,大力建设产业聚集、特色鲜明的小城镇,推动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全市城镇化率达70%。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进城落户的农村居民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
二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巩固烤烟生产,提高蔬菜、花卉效益,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水平,大力发展林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力推进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斗南国际花卉园、泛亚林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庄园经济。农业增加值增长6%。
三要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道路、饮水等设施建设,解决农村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100%。全市70%的行政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收集设施。确保建成70个省市级美丽乡村。
四要创新推进扶贫开发。以“两县两区”为主战场,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分类制定脱贫目标和帮扶措施。改进贫困地区考核机制。2015年,全市完成1万户以上宜居农房建设,减少6.8万贫困人口。
全面深化改革 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试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一要重点推进经济领域改革。深化国资管理体制和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交投公司和水务公司上市等。
二要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试点,推进以“三权三证”为重点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等。
三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开展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试点,积极推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试点,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等。
四要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加快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综合改革,深化市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等。
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区域内“互联互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要促进外经外贸提质增量。扩大优势产品出口规模,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鼓励生物制药等优势产业拓展国际市场。完成综合保税区申报,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申报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支持企业申报建设保税物流中心。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并购投资和联合投资。
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开展领导带队招商,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行业龙头招商、企业以商招商。加强签约项目的督促协调和服务,重点考核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建成投产率,提升招商引资实效。
三要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主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积极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加快区域内“互联互通”。加强与滇中产业新区的交通、产业、城镇规划建设衔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确保主城空气优良率超85%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春城。一要扎实推进滇池综合治理。基本实现滇池治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水质目标,完成11个环湖生态湿地建设,抓好滇池面山及“五采区”生态修复,实现面山绿化无盲区、全覆盖。做好阳宗海、牛栏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
二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管制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积极构筑“两环八廊”绿色生态屏障,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省市联动、绿化昆明、共建春城”行动,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及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工作。
三要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实施低碳、节能重点工程和循环经济示范县区、园区、企业建设,建设1—2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配套充电桩建设,引导企业退出产能过剩行业,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以上。
保障改善民生 基本建成2万套保障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要促进高质量的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
二要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开展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重点做好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1.2万户,新建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2.1万套,基本建成2万套。
三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化解学前教育“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增量扩优”工程,抓好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四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乡、村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五要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加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量,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落实群众举报奖励制度。
推进依法治市 落实信访工作“一岗双责”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一要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快市县两级政府综合执法改革,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
二要坚持从严治政。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改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加大依法审计力度,加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的管理监督。
三要坚持依法治理。加强基层自治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做好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深化平安昆明建设,健全预知、预判、预警工作机制,形成反恐维稳统一指挥体系,落实信访工作“一岗双责”,改革信访工作制度。
记者李严 张蕾 王丽娜 单峰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