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提升城乡环境在行动 如何走出“垃圾围村”之困
本报美编 张维麟 画
话题
近年来,我省乡村富民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不断向好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在乡村卫生环境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如“垃圾围村”、管理乏力、环保意识不足等。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为我省各地提升整治城乡环境提供了总体遵循。如何破解乡村人居环境之困,各地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综合对比各乡各村的实际情况,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创新落实工作机制,有效解决资金投入、管理人员、社会参与等环节,选择科学适宜的垃圾处理模式,让乡村更美丽宜人。
龙排村的无奈
不仅要加强经济建设和设施建设,还需在精神文明上狠下功夫
金秋时节,走进牟定县江坡镇龙排村,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果实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一派遍布丰饶气息的田园画卷中,流过村子的龙川河多少有些“扎眼”:缓缓流淌的河水还算清澈,但两岸却堆积着不少生活垃圾,河面上不时会漂过一些烂菜叶、塑料袋……
“现在还算好多了,几年前的情况更严重。那时村里垃圾倒街口、污水随手泼、秸秆满地堆,村民们长久以来养成的生活陋习造成垃圾围村堵河,简直就是村子建设的最大痛处。”说起龙排村的过去,45岁的村党总支书杨丽芹语气中满是惭愧焦虑,“最严重的时候,龙川河已经从过去村民游泳、捣衣、洗菜甚至饮用的水源,发展到垃圾污染严重,河水发出恶臭的糟糕情形。”
为改变这种状况,江坡镇从2014年起把治理“垃圾围村”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来抓,向上争取了10余万元项目资金,在人员较为集中的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和江坡、龙排、高平、民乐4个村委会的13个村民小组新建22个专用垃圾池、16个专用焚烧炉,目标就是从根本上治理垃圾“无处堆放、随处乱飞”的乱象。
项目有了,设施有了,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垃圾处理设施是有了,可后续的管理费用从哪儿来?”江坡镇镇长张良先对此很是苦恼:如果只靠村集体经济出资承包给个人管理,那全镇13个村经济情况参差不齐,有几个能维持?如果完全靠乡镇或上级党委政府拨款,财政又哪来这么一大笔经费支出?
在两难的选择中,江坡镇只好实行有钱的村出钱承包给个人管理,无钱的村由村民轮流管理的工作制度。这样一来,全镇“垃圾围村”的现象虽大有改观,但少数经济状况不理想的村庄的环境卫生问题依旧令人担忧,经常是垃圾池里空荡荡,池外却垃圾满地、堆积如山;有的村民还是图方便,习惯性地就将垃圾倒在自家门口,村里的垃圾池、焚烧炉等设施形同虚设。
“经费难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村民们长久以来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张良先深有感触地说:“乱扔垃圾看起来事小,但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环境。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加强经济建设和设施建设,还需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狠下功夫。”
“‘垃圾围村’治理并非只是某个地方的痛点,在全州、全省好多地方的农村都存在这一难题。”楚雄州住建局一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仍是各地乡村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因对废旧塑料包、农膜、秸秆等处理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安全。
石榴街的烦恼
环境整治要全民动员,也应兼顾各方解决具体问题
蒙自市新安所镇是远近有名的“石榴之乡”。每年石榴上市之际,全国各地客商到此进行石榴交易,镇上文承街、回归路及其附近的几条街区,自发形成“石榴街”。石榴为新安所带来了人气,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却也带来了持续多年的环境卫生问题。
记者近日来到石榴街了解情况。“垃圾箱周围会有成堆的烂石榴,保洁员拉不过来;更何况很多人会把烂石榴随街扔,一下雨就是满街脏水,臭气熏人;套石榴的袋子还经常满天飞。”一位徐姓客商说。另一位来自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刘老板,已经连续19年来新安所做石榴生意。他介绍:“我每年都有80天时间到这里拉石榴。按照平均每天发货10吨的量算,产生的烂石榴都有几十斤。这么大的量卫生压力自然大,石榴上市的时候卫生差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
新安所镇政府为此也想尽办法。镇上专门成立提升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大宣传力度,督促各村将维护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经过整治,村民们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提高了,他们作为房东再去要求租房的客商注意环境卫生,效果比较明显。同时,政府对进入石榴街的大车分时段、分载重量进行管控,并加大垃圾清运频次。就在今年10月27日,新安所镇所有的机关干部职工和新安中小学的近千名学生还走上街头,分片进行清洁活动,通过活动切实改变卫生环境,更传递出“人人参与、人人管理”的卫生意识。
“确实有效果。”刘老板这样评价。今年,他自己就要求员工们一定把收购产生的垃圾集中到垃圾箱。因此,与往年石榴下市很久,街上还到处都是烂石榴籽、脏水横流的状况相比,今年刚进入十月,石榴街已经有了清洁的样貌。
可即便如此,石榴上市时节石榴街“脏、乱、差”的难题并未解决,依然让当地头疼不已。也因此,新安所镇已于今年建成一个全新的石榴交易市场,希望将石榴交易集中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以街为市所产生的交通堵塞、环境脏乱的问题。
但搬迁行动却并不顺利:进入新市场后相关的管理费用问题,新增运输距离的成本问题,已经聚拢了人气的街道、商铺一旦不用而产生的损失问题,去新市场的路陡坡难行等一系列顾虑,都需要时间进行解决。
“我们镇要实现更好的发展,环境一定要搞好。”当地一位村民何大姐这样认为,“但是现在是脏乱几十天,大家就有钱拿,搬去新市场就有很多情况发生变化,不一定会是什么样子。短期还是要靠大家重视环境,每家先把自己负责的范围保持好。”
三宝街道的难题
初步形成了管理制度,但还存在相当大的资金缺口
因为326国道从麒麟区三宝街道穿过,让这个离城区很近的社区很是热闹,路上车来车往,道路两旁更是商铺林立。特别是近来曲(靖)陆(良)高速全程封闭施工,到陆良、师宗、罗平、兴义等的车辆全部从326国道通过,每天平均车流量可达6万辆左右。
然而,和热闹随之而来的,是当地人居环境的不堪重负。路中央是拥堵的缓缓车流,两旁是商铺堆放的钢筋、铁件、水泥等货物……
“沿路都是商铺,商户们就把铺面里码不下的货物都码到了国道两边、铺面门前的空地上,东西越堆越多,再加上现在车流量特别大,整条路的环境很不好。”三宝街道副主任俞云聪颇显无奈。
据介绍,从2015年4月份开始,三宝街道就下大力气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将326国道三宝段不规范的垃圾池、垃圾房全部拆除,换成封闭性好、易更换的垃圾箱。“沿线我们一共拆除了20来个垃圾池、垃圾房,换上了36个垃圾箱。”三宝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中队长代永刚说:“每天我们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更换垃圾箱,同时还安排了一名垃圾收集员每天开着垃圾车在沿线收捡垃圾。”
代永刚表示,从这个月开始,他们将依法取缔国道沿线石材加工经营点,随后会清理、规范国道沿线商铺货物乱堆放问题,解决国道沿线车辆修理、废品回收、铝塑门窗、水塔水箱、铁件加工等占道经营乱象,规范国道沿线经营秩序。“工作推进肯定会很艰难,但我们会坚持。”代永刚说。
虽然街道办一直在努力,但经费却让人头疼。俞云聪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国家给每人10元的补贴,街道自筹每人补贴6元,我们街道有6.2万人,就是99万元左右,除去一些小的建设性的开支,剩下的钱给保洁员、垃圾清运员、垃圾处置员等发工资,每天每人就只有4分钱左右,经费缺口相当大。”
他山之石
莫干山:整治版本再升级
当前,我省很多地方还在为解决“垃圾围村”问题抓破头皮;然而,在沿海东部地区,一场在环境整治提升基础之上的“乡村改造”运动正如火如荼开展。
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曾经也是偏僻闭塞、污水横流、毛竹遍野的山野之地;而今,它已然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热门度假胜地,并被《纽约时报》评选为全球最值得去的45个地方之一。莫干山的盛名来源于近年来不断兴起的乡村旅游业,而让这一业态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正是德清县持续十多年来的“乡村改造”运动。早在2001年,德清县便开展了以改路、改厕、改水、改房、改线和美化环境为内容的农村“五改一化”村庄环境建设工程,随后又在浙江省率先建立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自此开始,德清对于全县环境保护的求索与治理“落子成局”,一套整治组合拳打得结实有力。
首先,当地从城乡环境管理入手,实现了“小垃圾大革命”,创新实施的“一把扫帚扫到底”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模式,由城乡环卫发展公司对全县域内集镇、村庄、河道、道路及绿化,实行保洁、收集、清运、处理、养护“五统一”;实施四大类垃圾简便分类,推广可堆肥生活垃圾和废弃秸秆等农业生产垃圾的循环利用,城乡垃圾收集覆盖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均达到100%;农村污水治理实行“一根管子接到底”,生活污水处理池一端连着村民家里的厨房、厕所,一端连着屋外的污水处理系统。而对于不容乐观的乡村生态,当地政府不惜壮士断腕,将相关企业全部关停、外迁,整治河道,截污纳管,还将部分厂区拆后的场地复垦,种植绿色苗木,走生态环保之路。
如果说村容村貌的治理是乡村环境整治的1.0版,那通过转变思维观念、盘活现有资源,不断拓展出“乡村+民宿”“乡村+旅游”“乡村+文创”的乡村复兴新业态,无疑是乡村环境整治的2.0版。德清在保留乡村古朴景观的基础之上,重新规划了莫干山的景观面貌,重新改造了那些已经废弃或者面临废弃的老旧名居,在废旧厂区建起了文化集市,让历史遗存和新建民居的建筑形制风格保持高度吻合,保持了乡村环境的一致性,不断升级了村庄的“面子”和“里子”……而今的莫干山,或许并没有刻意打造的景区或景点,但一路风景、一路小品、一路精品建筑、一路历史遗存,让莫干山具有了诱人的旅游吸引力。
记者观察
破解环境难题急需创新机制
笔者经常下乡采访,发现近年来乡村变化不小。一进村,乡村“别墅”多起来了,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晚上,不少山村还亮起了路灯,农民的生活已今非昔比。乡村的变化固然令人欣喜,但在村里四下转转,脏乱的景象则让人发怵。道路上、沟塘边、树林里,往往堆积、散落着秸秆、废农膜、塑料袋、旧衣物等各种垃圾;厕所无处下脚,臭气熏天;村边的沟河水体发黑散发着恶臭,让美丽乡村大打折扣。
乡村环境存在的脏乱现象可说是个老大难问题。不仅多数乡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窘境长期存在;且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乡村消费向城市看齐,包装盒、塑料袋、饮料罐、建筑垃圾、电子垃圾......乡村里的垃圾数量也飞速向城里靠齐。但相对来说,乡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少,垃圾有“产”无“出”,不少乡村已是“垃圾围村”。
为此,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推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改变乡村环境脏乱差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投向乡村环境整治的资金大大增加;特别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一批乡村突出的卫生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不少乡村由“脏、乱、差”变“净、亮、美”。
但不容回避的是,全省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力度还是偏小、偏弱;“美丽乡村建设”的覆盖面也十分有限。麒麟区三宝街道亟待解决的乱堆乱放,牟定县龙排村、蒙自市石榴街的垃圾难题都只是全省乡村环境问题的缩影,此类问题在其他一些地方同样存在。省住建部门的调查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乡镇政府所在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为26.0%,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12.8%;村委会驻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为34.3%,生活污水处理率为11.2%。可见,乡村“脏、乱、差”等环境卫生“顽疾”尚未得到根治。
从相关调查及记者实地探访的情况看,乡村环境卫生堪忧至少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乡村垃圾等污染物点多、面广,资金缺口大,卫生基础设施薄弱。最近几年,农村环境问题虽引起关注,但实际投入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的进程。没钱,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难以建设,建起来的设施也难以运行。二是对乡村卫生环境问题重视不够,管理体制机制欠缺。乡村环境整治虽已提上议事日程,但制度建设、责任分工等相关工作还比较滞后,环境整治大都停留在上面有项目下来就动一动,搞运动式整治,有始无终。三是意识淡薄,农民群众参与性不够。不少乡村农民环保意识仍旧比较淡薄,垃圾随意丢弃、畜禽粪便肆意排放;在乡村环境整治中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甚至是“政府干、农民看”。
解决乡村“垃圾围村”等环境卫生问题,已迫在眉睫。各级各部门必须要像重视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治理工业污染一样,同样紧抓,同样推进。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创新机制,增加农村卫生环境的软、硬件投入,将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保障机制和人员等一并规划落实;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资金投入机制,因地因村制宜,选择科学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实事求是地说,只有做到有制度机制、有资金、有专人管理,才能破解乡村环境卫生之困。
观点争鸣
补齐乡村旅游卫生短板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去乡村旅游,最感兴趣的项目是吃农家饭(74.9%)和采摘(66.3%);在受访者看来,目前乡村旅游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卫生条件差(62.7%);对于提升游客乡村旅游体验,70.6%的受访者建议出台相关卫生标准,为消费者建立维权通道。
乡村旅游离不开“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乡村卫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游玩体验,也决定着游客是否会成为“回头客”。目前,乡村旅游以其自然天成、情怀隽永以及放松心灵等元素,深深吸引着数以亿计的城市游客。游客去乡村旅游,回到山野之中、田间地头和农民中间,往往会有一种久违的心情和感觉油然而生。美丽而充满乡愁的乡村,才是我们能够将根长久留下的地方。
当然,即便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眼下卫生条件较差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短板效应日益明显。卫生条件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紧密相关,是旅游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比如上文调查中,乡村旅游受访者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卫生条件。前段时间,笔者就曾到某地一个极具旅游潜质的乡村检查工作,虽然该村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上去,但卫生条件却给人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卫生条件差凸显了乡村治理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怎么来补齐这块短板呢?笔者认为应当广征意见,制定村规民约,对公共地段、村民家中卫生管理进行明文规定,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对于改建沼气池、厕所、洗澡间之类的卫生、环保设施,一定要整体推进。旅游主管、食药监等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的乡村旅游卫生标准,督促居民及农家乐等实体严格执行,同时也要建立维权渠道,切实维护游客权利。另外,应通过多种形式大力提升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让保护环境卫生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读者声音
城中村“微改造”报道引关注
西山区城改局杨地林:
报道非常好,既对全市城中村治理情况进行了反思,又集中反映了西山区在城中村整治当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创新,很有启示性。
船房社区党委副书记曹春荣:
报道很好地反映了昆明市城中村的现状,以及西山区在城中村治理中“微改造”试点取得的良好成效,特别是突出了船房社区的整治亮点,让我们社区的干部感到很自豪。正如报道所说,城中村整治不只“拆”一条路,船房社区在微改造中投入了上千万元的经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受到市民群众的点赞;但限于资金紧张等原因,改造的范围差不多只是全村的1/3,尚未改造的老村群众也希望能有更加舒适宜居的环境。希望媒体能多关注群众的需求,也希望政府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城中村整治的投入力度,圆广大市民的幸福安居梦。
船房社区七组居民邹丽萍:
《云南日报》的报道让我们了解到全市还有那么多城中村没有整治,还有很多居民的生活环境亟待改善,这让我们更加感觉到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我们将更加珍惜改造后的成果,更加关心和保护船房社区的人居环境,也希望街道和社区能够加强后续的管理,让我们的环境一直这样好下去,让我们的幸福感得以延续。
船房社区七组居民杨勇:
通过微改造,环境更美观了、交通更方便了、生活更宜居了,十多年来,这是头一次。但是老村还没改,昆明好多地方脏乱差还很严重,这些地方什么时候也能够改变呢?通过看报道,我们也了解到要把城中村和老旧小区建设管理好非常难,同时更清楚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持续治理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提升城乡环境的决心,希望城乡环境面貌会有更明显的提升和改善。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雯 饶勇 吕瑾 岳晓琼 刘薇薇 张 锐 陈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