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14个国家级新区 有望成地区经济增长新引擎

09.09.2015  16:32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主要负责人9日在北京透露,截至目前中国共设立14个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大都交通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增长潜力大,有望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国家级新区是由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
  除上海浦东新区等“老”新区外,今年8月份,国务院又相继批复设立湖南湘江和南京江北新区。9月9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福州新区。加上此前设立的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甘肃兰州等10个新区,中国目前共设有14个国家级新区。
  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上述负责人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国家级新区大多交通条件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
  随着国家将其确定为重大战略平台,新区集聚资源要素能力加强,在产业人口集聚、城市发展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另外,新区体制机制灵活,各方面效率会更高。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新区可以成为地方经济新引擎和发展新空间。
  这样的判断有数据支撑。根据发改委当天发布的《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2015》,2014年上海浦东新区GDP增速为16%,高出上海全市9个百分点;天津滨海新区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5%,高于全市5.5个百分点;甘肃兰州新区增长33%,高于全省24.1个百分点。
  除了引领发展的功能外,新区还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平台,“我们注意到很多自贸区也在新区里”,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主要负责人表示。
  每个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改革创新的试点任务,新区可以自主围绕重点任务开展试验,国家层面上,也将帮助协调解决一些试验中的问题。例如:上海浦东新区重点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在金融、贸易、航运等方面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展探索。再如:天津滨海新区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和港区协调联动开展探索;成都天府新区则围绕深化土地改革制度改革开展探索。
  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上述负责人指出,国家级新区与传统开发区、高新区不一样。后两者主要承担产业发展的功能,但新区既有城市发展,人口集聚又有产业发展,因此可以试验体制机制创新的空间广阔。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