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QQ和微信等进行诈骗案件渐多
昨日,北京警方通报,今年以来,全市发生各类电信诈骗案件2.7万余起,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120余起。除电话冒充公检法、假绑架等形式外,利用QQ、微信等进行诈骗的案件渐多。警方提示市民,遇到可疑电话、短信、微信要提高警惕,不轻信他人,不随意汇款。
盗财务人员QQ 冒充老板诈骗
今年9月,事主小张收到老板“魏先生”发来的QQ信息,信息中有一个账户和收款人,“魏先生”让小张给这个账户转账126万元,小张随即安排财务主管汇款。真正的老板魏先生看到交易记录后询问小张,小张才意识到被骗。
据警方解析,不法分子散布木马病毒,专门盗取公司财务人员的QQ号及密码,深度分析其好友、聊天记录以及电脑资料。然后,骗子拉黑该公司老板QQ号,将自己的QQ号伪装成老板,并加财务人员为好友,再模仿老板语气实施诈骗,要求财务人员转账。嫌疑人还会设障碍,阻挠财务人员核实信息,例如说手机卡坏了等等。
【警方提示】财务人员最好不要轻信微信、QQ发送的转账信息,更不要通过微信、QQ等方式转账。遇到转账事宜,财务人员务必要与本人核实确定,不见本人不能汇款。
盗留学生QQ号冒充校方
今年9月,事主接到正在国外留学的女儿“小姜”发来的QQ信息,说是学校在办哈佛特训班,需要5万元学费。“小姜”还发来一个学校教务处主任的电话。事主打去电话,简单询问几个问题,就按对方要求汇款。随后,对方以其女儿报名超时为由又要8万元,事主才有所察觉,联系女儿方知自己上当受骗。
警方解析,犯罪团伙事先将用于作案的笔记本电脑改成境外的IP地址,并用电脑搜索在国外的华人,向对方发送信息希望结交为好友。信息中放入木马链接,利用木马病毒盗取对方QQ号。诈骗分子查看被盗QQ号信息,并加其为好友,通过聊天获取被盗QQ主人的个人、家庭、留学等情况以及视频等资料,用于后续诈骗。
【警方提示】不要随意接收陌生人在互联网上发来的文件,防止因木马病毒致QQ号被盗,更不要向陌生人泄露个人及亲朋好友信息。若QQ号被盗,及时修改密码并告知亲朋好友。遇对方提经济要求,要通过电话等其他方式联系核实。
假冒民航客服 发退票改签短信
今年9月,事主小张接到一条短信,短信称其订购的机票因飞机故障需改签,让其联系民航客服办理。小张拨打短信上的电话,对方称须先进行转账操作,才能将银行卡与航空公司绑定进行改签,但是转账金额会高于其卡内余额,因此不会转账成功。小张按照要求操作,但系统却显示转账成功。小张这才意识到被骗。
警方解析,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事主购买的机票信息后,假冒民航客服通过短信、电话与事主联系,先告知事主转账金额高于银行卡余额不会成功,但当事主汇款时,诈骗分子先往事主银行卡汇入一定金额的钱,将余额补足,使事主汇款成功,骗得事主卡内余额。
【警方提示】收到此类短信,要拨打114查询核实客服电话。因航空公司的原因导致航班取消或其他原因,在航班起飞前改签不需任何费用,且不会通过ATM机或其他非接触方式办理,需到代售点或航空公司柜台当面办理。
保险续费网址盗刷银行卡
今年9月,事主赵先生收到某保险公司发来的短信,短信称现在续保打折,并提供续保网址。因为以前购买过这家保险公司的保险,赵先生就点进网站输入手机收到的验证码。随后几天,赵先生不断收到该保险公司发送的扣款失败通知,信息里还有那个网址。赵先生再次点开网址,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然后就收到转账成功的信息。赵先生登录该保险公司官网查询续保,发现未缴费,才明白被骗。
警方解析,不法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各大银行甚至移动运营商,以保险续费、网银升级、积分兑换等理由发送短信,要求事主登录短信中的链接,输入自己的银行账号、验证码等个人信息,通过盗刷银行卡的方式骗取事主钱财。
【警方提示】市民在接到此类信息后,一定要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或者登录官方网站进行核实,切记不要点击短信内容上的链接,更不要输入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及密码,以防上当受骗。(记者孙宏阳)
编辑:实习编辑文丽荣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