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保税区首个“超百亿”项目开建

21.10.2015  16:29

    安徽省高端晶圆制造产业开始起飞,合肥迎来集成电路产业的一次大飞跃。昨天上午,在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的宣布声中,投资达135.3亿元的合肥晶合晶圆制造项目(一期)正式破土动工,这不仅是合肥综合保税区内首个“超百亿”的项目,也是目前安徽省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除了包揽多项省、市第一的“头衔”,它还将成为国内第二条12吋晶圆项目,助力合肥市打造“中国IC之都”。

    副省长杨振超,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经理丁文武,国务院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彭庆恩;省直相关部门及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负责人;市领导韩冰、韦弋、金其武等出席仪式。市长张庆军,华聚基金会、力晶科技董事长陈瑞隆,力晶集团创办人、总裁黄崇仁分别致辞。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文涛主持仪式。

    A合肥保税区首个“超百亿”项目开建

    合肥综合保税区是安徽省首个综合保税区,这里,将被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际贸易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进口商品展销中心。昨天,合肥综合保税区终于迎来了首个“超百亿”项目。

    上午10点,随着第一锹奠基土的培下,由全球知名的晶圆制造企业——台湾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方合资建设的晶圆制造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这里也将建成安徽省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占地面积达到300亩。

    “双方正式敲定这个项目时仅仅花了6个月时间,不到10个月就欣喜看见它破土动工。”对于本次的项目开建,这样的“合肥速度”让力晶集团创办人、总裁黄崇仁欣喜不已。他介绍说,初期产品主要用于生产LCD(液晶)面板驱动IC(芯片),未来将导入其他高端IC制造业务。而根据计划,将在2017年10月份投产,达产后可月产4万片的12吋晶圆。投产后,这里将成为目前国内第二条12吋晶圆项目,堪称技术“翘楚”。

    B全市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达50家

    实际上,从去年6月起,集成电路产业就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国家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和“两化”融合示范基地,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制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计划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打造“中国IC之都”。

    “该项目的落户是合肥综合保税区的首个百亿元项目,不仅为合肥市打造‘中国IC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意味着安徽省高端晶圆制造产业开始起飞。”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表示,该项目是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环节之一,投资巨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吸附能力强,将快速带动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落户,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链条,是落实产业发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又一重大成果。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已达50余家,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整个产业链,从业人员2万多人。尤其是作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站区正在“芯、屏、器、合”上做大文章,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本次超百亿项目带来的新技术,同样将推动该区产业的升级。(晨报记者 刘梅梅)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