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自治县:佤族老汉的绿色梦

15.08.2016  11:06

  走进双江自治县邦丙乡大箐山南协村生态园,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枝杆繁密、绿叶硕果的核桃林,层绿叠翠、千叶万芽竞发的茶园。一同随行的驻村干部高兴地说:“这片有机生态园,是我们乡最早创建的林场。
  带着好奇和感动,笔者与林场主张建明聊起了他的创业历程。现年65岁的张建明,是位个子骨结实、精神矍铄的佤族老人。1968年到1983年,张建明曾在南协村新寨小学当代课老师;1984年后,先后在丫口、芒安、南协三个村委会任党支部书记,直到2007年才因年纪大而退职回家。
  张建明当任村支书多年,深知高寒贫瘠的乡亲要拔穷根,需要林业特色产业的支撑,于是,他就领着群众发展林产业,教群众种竹子、种核桃、种茶叶。在南协村的9年里,张建明带领群众发展了2万多亩核桃。随着县乡油路、乡村硬板路通畅,山里的林果业产品值钱了,逐年增多的林果业收入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乡亲们的愿望随着林果产业的发展,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2007年,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张建明带着他的拉祜族妻子李玉惠,从南协老寨搬到海拔1800多米的大箐山,承包了一片上百亩的荒山,建起土坯瓦房,开始挖塘种植核桃、茶叶。几年下来,一片65亩的核桃林、15亩的茶园,呈现在昔日的荒坡秃岭。如今,这个核桃满坡、茶满园生态园,已经辐射带动周边300多户农家,掀起种植林果业的热潮。
  每天清晨,这个怀揣着绿色之梦的佤族老人,便迎着清风开始忙碌起来。“我家张老倌当干部忙,不当干部也忙,忙完了家里的活,还要帮助村民接核桃,教他们修剪护理核桃林、茶园。家中的孙男孙女也顾不上,一心扑在这核桃、茶园上。”李玉惠说:“我跟着他守在这大山上,又要管理茶园,又要饲养5头黄牛、2头母猪、1群鸡,忙得不可开交。
  “我当了20多年村干部,想的就是实实在在为村民干些事情,让群众发展林果产业,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张建明说,在职也好,退职也好,群众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责任,带领村民致富,为群众服务,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辈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