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扬武镇马鹿寨人的脱贫梦

24.06.2016  20:03

  一脚踏两县,鸡鸣三地闻。这是人们对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马鹿寨村独特地理位置的描述,也是人们对这个村偏僻闭塞的另一种形容。


  作为新平东大门的扬武镇是一个典型的彝族乡镇。这里既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革命老区,且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要冲,素有“哀牢外翰,鲁奎内藩,两迤咽喉,全滇重地”之称,是玉溪、红河、普洱三州市四县五乡镇的物资集散地和八方商贾云集之地。


 

    马鹿寨村就位于扬武集镇往西48公里处,是扬武镇最边远的村。它东、北与扬武镇顺水村相邻,南与元江县青龙镇西拉河村相邻,西与漠沙镇曼线村接壤,是一个贫困人口比重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集偏远、贫困、接边、山区、民族“五位一体”的农业村,综合实力在全镇10个村(社区)中排名倒数第一。


   马鹿寨有8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282户1023人,少数民族人口1023人,占总人口的100%,其中彝族支系较为落后的山苏民族,有6个村民小组189户62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1%。


  全村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畜牧业主要以养殖猪、牛、羊等为主。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6元。


  2015年,全村有贫困人口879人,其中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99户364人,是玉溪市7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
土地千顷待开发
  “作为贫困村,马鹿寨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但山地资源丰富,这是我们的优势。”村党总支书记张华说,“易地搬迁、土地流转一直是村‘三委’班子的梦想和全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期待。


  马鹿寨村地处山梁与河谷之间,国土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2.2万亩,农户耕地1.2万亩,人均7.23亩;林地11.9万亩,人均56.8亩。全村海拔在620至1340米之间,平均海拔968米,属中温、热带山区,年平均气温20℃,光线条件较好,是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宜种植柑橘、芒果、香蕉、竹子等温、热带作物。


  其中,岩子脚、新寨河、硝厂、热水塘4个小组在海拔600米至1000米之间的干热河谷地带,适宜种植芒果、香蕉、蔬菜等亚热带作物。


    2015年,扬武镇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积极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在马鹿寨村、顺水村一带发展万亩冰糖橙连片种植项目,完成冰糖橙种植2500亩。这一次土地流转,将马鹿寨的“土坷垃”变成了“金疙瘩”,让这里的农民尝到了土地开发利用的甜头。


  不过,虽然马鹿寨全村85%以上的土地可发展农业经济,但由于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化程度低,导致产业单一、生产水平低,有相当大的面积需要进行水利基础设施改造。


    “马鹿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玉租河、坡刀河2条河,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村民小组在3至5月份连人畜饮水都困难。扬武普遍缺水,马鹿寨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解决水利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只有路修通了、水引来了,我们的山地才能变成良田,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农民也才能真正脱贫致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张华言辞切切。

  易地搬迁是出路
  平日里的马鹿寨,安详而静谧。安静的另一面,是闭塞。硝厂、热水塘两个小组情况更为突出,整个村子像一个垂垂老者,宁静有余而活力不足。为了生活,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村民主要靠种玉米为生,收入非常微薄。


    村子闭塞的根源,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留不住年轻人。作为马鹿寨对外重要通道的扬马公路,虽然近几年来已实施硬化,但路面等级低、通畅能力弱,严重制约着马鹿寨村发展。而硝厂、热水塘两个小组通往外界的道路更是狭窄崎岖,通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里旱地多,由于缺水,耕田种地几乎全部靠天吃饭,收入极不稳定,也阻碍了村民依靠种植、养殖脱贫致富的路子。



  除了生活、生产用水难,硝厂、热水塘群众看病难也是一个大问题。据张华介绍,两个小组常住村民228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65人。这些老人一般生活能自理,但有的是独居,有的是老两口,有时生病了身边也没人照应。


  马鹿寨村委会旁边有一间卫生所,但小组离村委会有10多公里,往来不便,很多老人有个头疼脑热通常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去了,才去打针开药。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马鹿寨村医方连英说:“整个马鹿寨,就一个卫生所,两名村医。我们平常都守在这里,晚上经常有村民来打针,为了大家看病方便,我们早就牺牲了正常的休息时间。


  谈及马鹿寨的发展,她同样充满期待:“马鹿寨人都是彝族,其中山苏支系居多,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村里土地宽阔,热区资源丰富,但是缺水。2014年从顺水村引来水以后,全村群众才喝上干净的水。在扬武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马鹿寨的扶贫攻坚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


    “硝厂、热水塘不得不搬的一个最关键原因其实是地质灾害,村里很多地方土质较为疏松,存在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隐患和危险。这些年,每次一下大雨,大家都提心吊胆。”张华以及村民们对此很担忧。
    但愿苍生俱温饱
  马鹿寨群众的冷暖,时刻牵动着党委、政府的心。扬武镇党委、政府从2015年开始对马鹿寨整村推进精准脱贫以及易地扶贫搬迁进行调研,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围绕脱贫致富目标,突出产业发展促增收、改善设施强后劲,《方案》列出了“五个一批脱贫计划”,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及转移培训就业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促进马鹿寨村区域协调、共同富裕,力争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马鹿寨这种偏远山区村,靠‘自然积累’脱贫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靠‘外力加速’,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战略,实施易地整体搬迁,主动避让地质灾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产,让农村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让沉睡的资源得到释放,让村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一起过上好日子,这是镇党委、政府最大的心愿。但这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以扬武一镇之力难以实现,需要上级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镇党委、政府对马鹿寨的发展关怀深切、期望殷切。


      贫困是无法选择的不幸,扶贫确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了党中央的殷切嘱托,面对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一场精准扶贫的攻坚战、精准脱贫的大决战势在必行。


   适应新常态,携手奔小康,精准扶贫攻坚,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撒胡椒面”为“极贫重扶”,积极争取整合项目资金,集中解决饮水、交通、住房、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五大突出难题,让穷山恶水变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让马鹿寨“有水有电有好路,有房有人有产业”,这是马鹿寨人的脱贫梦,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