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活力核心区建设新征程
1月15日,西山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审议《西山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活力核心区实施纲要(2017—2030)》,总结2017年工作,部署2018年任务,推动西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活力核心区建设新征程。
2017做得怎么样?
数读
137 重点产业
1个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3个工业产业,包括精细磷化工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7个服务业,包括商贸及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及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健康服务业。
005 大增长极
打造楼宇总部、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大健康”产业5个经济增长极。
654 工程
着力打造以九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示范基地,九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九大文化旅游体育(节庆)活动品牌,九大特色文化街区、公园,九大康体休闲项目和九大传统、特色村落(社区)为代表的6类54个项目工程。
4+X 家庭医生
“4”是由1个省市级三甲医院专家+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1个社区妇幼、健康管理师+1个社区公卫医师组成家庭医师团队核心力量;“X”是协同上级医院、居委会、物管等社会资源,为居民实行卫生签约服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西山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活力核心区建设新征程!(昆明日报 记者陈雯)
2018看看怎么干?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西山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提质增效、品质提升、文化引领、民生改善、绿水青山“五大行动”,在新的起点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活力核心区建设新征程。
实施经济提质增效“357”工程: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振兴实体经济三措并举推动产业转型;主攻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改造、“三旧”连片开发、文化旅游大健康、招商意向投资五类百亿投资,抓好草海片区、金产园区、彩云湾片区、长坡园区、海口工业园区、西山风景区、团结片区七大片区建设。
按照“一核两翼三带四大产业园区”发展布局,加快实施“主城品质提升计划”,打破产业、项目、地域之间的限制,推动产城融合由“单核心圈层式”向“多中心组团式”转变。
延续山水交融的理念,做好城市空间、城市形态和城市色彩设计,使自然风貌、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擦亮“半城山水半城湖、半城春色半城梦”的靓丽都市名片。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扩量与提质并举、品牌与市场齐抓,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加快民族风情小镇及森林湖复垦农庄等12个都市农庄项目建设,推动团结苹果、富善草莓等特色农产品走上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充实完善“654”工程项目库,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力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倍增至60家,持续提升茶马花街、彩云里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品质。
深入实施教育兴区战略,年度投入教育资金不低于8亿元,推进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1.2万套回迁安置房和500套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
着力抓好“五采区”治理,年内完成8个矿山关停及500亩植被修复工作,确保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完成率达100%,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上从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凝聚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