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立足资源文化优势加快发展步伐

19.12.2014  12:52

      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永和)

      四川大学的张老师已是第三次来剑川县沙溪古镇了,他说他来了之所以还想来,主要是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今年以来,剑川县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的主旋律,按照争先进位的新思路,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干劲,擦亮“四张名片”,助推全县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挖掘潜力内涵,打响文化旅游名片。做好文化生态大景区规划编制和老君山、旅游特色村等专项规划,抓实石宝山——沙溪古镇国家5A级景区和千狮山——剑川古城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大“一湖两城三山”为重点的旅游景区建设,实施茶马古道博物馆、沙溪低碳文化旅游试验区、剑湖湿地公园、狮河木雕文化产业园等一大批旅游项目,努力把剑川建设成为白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与保护展示区、红土高原茶马文化“博物馆”、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南大门和世界旅游文化的胜地。今年,全县预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71.25万人次,同比增长80.34%;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9.79亿元,同比增长40%。

      实施战略带动,打响木器木雕名片。在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中,该县依托北大、清华、云南大学、云南农大、大理学院等开展“县校合作”,建立木雕培训基地和学生实践教室,广泛开展木雕教学培训。狮河木雕协会还与云南技师学院合作,开展农村木雕人才培训计划,培训雕刻专业人员931人、绘画专业人员803人。制定了《剑川县“十二五”木雕产业发展规划》,概算投资9.6亿元建设狮河木雕文化产业园。目前,该县经国家、省、州确认颁发专业技术证书的木雕技术人员达980人,有3000多名农村木雕工匠走出剑川长期在外从事园林古建工程、民居建筑,全县木器木雕从业人员达18000多人,有1500多户个体经营户、15户专业生产厂家,今年全县预计实现木雕产值2.5亿元。

      发挥比较优势,打响特色产业名片。经过不断探索,成功选育出了“剑粳”系列水稻良种,其中“剑粳3号”、“剑粳6号”相继通过省级品种审定。2014年全县种植水稻8万亩,总产量达2500万公斤,完成高原水稻制种1500亩。建成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2万亩,年产脱毒种1.8万吨,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5个重要种源中心之一,被省科技厅授予“云南省优质种业基地”称号。年内种植中药材7万亩,实现产值5亿元;全县收购烟叶9.22万担,实现烟农收入1.44亿元;发展季差蔬菜2.5万亩,实现产值9300万元。加快剑阳生物资源开发片区建设步伐,推动兴瑞祥公司、臻福农产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

      抓实美丽乡村,打响生态建设名片。按照“水在村中绕,村在林中起,人在画中游,情在梦中流”的要求,以金华、甸南、沙溪三个乡镇为重点区域,建设大丽高速公路剑川段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建设剑湖流域农村环境整治连片示范区,建设寺登、石龙、文榜(水古楼)、文华、弥新、狮河、新生、杨家八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以“一带一区八村”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引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深入开展“七彩云南剑川保护行动”、“森林剑川”建设、“三清洁”活动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实施剑湖生态功能恢复项目,人工恢复湿地1000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