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云南人以身试“毒”
近期,有关食物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新闻君梳理了几件发生在云南的中毒事件,希望云南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2015年 云南近期中毒事件
9月16日晚,师宗县大舍中学出现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共有66名初中学生被送医检查,其中4人留院观察,具体原因还在调查当中。
9月8日,云南宾川县发生村民煮食草乌中毒事件,已致6人身亡,其余21人在救治中。草乌是传统中药,村民煮食草乌中毒的事件在云南发生过多次。
9月7日凌晨1时许,一26岁男导游和另两个朋友一起到红云路天骄北麓夜市一家烧烤摊吃烧烤后,出现毒鼠强中毒现象,目前,病人还在昏迷,病情还在进一步恶化。
7月4日18时左右,张龙父母和当地一位姓朱的老人到山上采菌子食用后,全身疼痛,呼吸不畅,医生诊断为急性菌中毒,20天花了37万,仍未脱险。
1
一些不法分子把一些不合格食品充斥给市民。
2
一些集贸市场、熟食店,卫生环境差、生熟不分,尤其一些市民食品安全意识不高,滥用农药现象突出。
3
部分经营者为了利益或吸引顾客,用违禁添加剂等物质的现象屡见不鲜。
4
有些市民为了图便宜、方便,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采购过期或即将过期、不合格的食品食用。
5
在农村由于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大摆宴席,从购进原料到现场操作无人把关,群体就餐中毒现象时有发生。
6 国家颁布了《食品安全法》,但是相关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法规不完善,难以操作。
一些食品安全职能部门检测设备落后或空白、方法简单、标准不一,不能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
一部分领导干部对食品安全未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出现涉及部门多、检查多,而实际有效监管力量弱,没有收到实效。
一些食品安全职能部门执法监管人手严重不足,面对地广人散的农村明显力量薄弱,亟需加强。
因此,新闻君觉得我们有必要对食品安全管理加强了,尤其是农村,越是薄弱我们就越不能忽视,特做以下建议:
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采取多种形式,传授鉴别假冒伪劣食品的知识和维护自身消费权益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村维权网、食品安全监督网、卫生防预监督网,利用相应的网络有效地掌握农村食品安全信息,充分发挥现有的12315举报网的作用。
增强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
要增强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和诚信经营意识、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意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积极倡导连锁超市进农村,引导大型超市以“流动放心店”的形式,向农村市场配送安全食品。
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惩处力度
建立联动监管长效机制。各部门携手联动,把监管执法重心向农村转移,把住食品原料、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抬高违法成本,规定出现违法行为不能再从事食品生产行业,情节严重者可采用刑事处罚。
中秋佳节将至,家人朋友相聚,少不了美食相伴,但若吃了又问题的食物,可能会让你付出食物中毒的代价。那么如何辨别食物中毒症状?食物中毒后又该如何自救呢?新闻君带你逐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