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创全省科技事业新辉煌

07.10.2014  19:09

——在2013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云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龙江

2013年2月26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和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省两会、省科教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对2008年以来全省科技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5年 暨2013年全省科技工作进行部署,我们今天召开201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下面,我代表省科技厅作工作报告。

一、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情况

1 月19日 ,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听取了科技部对全国科技工作的情况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万钢部长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5年来科技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总结了2012年的工作,并对2013年科技工作进行了部署。

万钢部长指出,过去5年,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8年的48.8%上升到2011年的51.7%,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万钢部长总结了五点经验和体会:一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是必须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三是必须坚持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科技工作的本质要求;四是必须坚持把增强科技长远发展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五是必须坚持把深化科技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2012年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成功举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发布。全国有21个省(区、市)先后召开了地方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一批针对性和操作性强,改革力度大的政策措施。我国全社会R&D支出有望突破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2.0%,其中企业R&D支出占74%以上;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320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预计达21.7万件,比上年增长26.2%;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超6000亿元;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0万亿元。

万钢部长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大幅提升,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为此必须坚定信心,更具胆识和智慧,切实把握和用好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科技体制改革红利,不断开创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万钢部长强调,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各项任务,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实现科技改革发展新突破,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新的贡献。

万钢部长要求,2013年要推进十大重点任务: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二是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三是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加强战略高技术的前瞻部署,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五是加强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六是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七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八是加强科技惠民,促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九是加强基层科技工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十是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会议印发了《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改革发展的意见》。

二、2012年科技工作和5年来全省科技事业发展回顾

(一)2012年全省科技工作圆满完成

2012年是推进云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桥头堡战略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科技工作取得突出进展的一年,共争取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974项,获国家科技经费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10个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创造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自1999年改革以来我省获国家科技奖一等奖的新纪录。全省科技工作有力推进。

一是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云南省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暨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进行了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对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进行了部署。

二是首届科技入滇对接会取得圆满成功,共有25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组委会提出的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人才和团队“四个落地”目标已见成效:科研平台落地140个、科技型企业落地79家、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落地110项、人才和团队落地21个;330个科技入滇重大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100余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云南省政府联合基金一期进展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联合基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科技招商引资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获省政府三等奖。

三是推进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实施。新组织实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74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87项,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60个,认定云南省重点新产品103个。圆满完成了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2011年目标责任考核。

四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遴选创新型试点企业38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1家,总数达540家,居全国第15位,西部第3位。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16家。遴选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对象19家。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98项,国家经费超过1.2亿元,创历史新高。组织实施了“钛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一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五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实施畜牧业重大科技专项。选育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实施兴边富民专项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昆明石林农业科技示范园被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我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达2个。圆满完成一批省农业科技示范园、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省优质种业基地的认定工作。省农科院6个研究所进入全国农业科研百强所。

六是加强科技惠民。推进新药研发和名方名药二次开发。组织实施了“注射用灯盏花素二次开发及产业化”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推进“云药之乡”建设,认定了一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园和中药材加工科技型企业。支持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文化等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临沧市获批成为我省首个地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七是加强对内对外科技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8个。省科技厅获外交部直接邀请外国人来华授权。认定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获国家认定“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个。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有效提升。

八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玉溪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2012年昆明高新区等4个高新区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160亿元,年均增速达20%以上,区内80%以上的核心专利实现了产业化。新增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新遴选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3个。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

九是深入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遴选科技领军人才5名,新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7名,选拔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04名,培育省创新团队29个。

十是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2012年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组建省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贷、担保“四位一体”服务。成立了科技与金融结合服务中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试点。

十一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2012年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928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占86.5%,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45.78亿元,比上年度增长286%,居全国第18位。

十二是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2012年全省专利申请9260件、授权5853件,比上年分别增长29.51%、39.46%;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410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89件,比上年分别增长34.17%、24.72%。《云南省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2012年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成为我省专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地方性法规。

按照省政府年初确定的20项重点任务分工和省科技厅既定的目标任务,2012年各项工作任务均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实现了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完美收官。

(二)5年来我省科技发展成效显著

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科技部的指导下,全省科技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围绕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十一五”、“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以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重点,科技在转方式、调结构、兴产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支撑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通过重点产业创新、重点行业和企业重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八大工程的组织实施,我省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与2007年相比,实现了 五个突破、六个倍增、七个填补国内空白 ,多项技术国内领先。我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9.73%。

——争取国家科技经费取得突破,由3.5亿元增加至10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取得突破,按照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40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取得突破,由463.6亿元增加至2160亿元;重大新产品开发取得突破,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297个;获国家科技奖取得突破,5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奖45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奖数居全国第20位。

——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倍增,2012年为1785亿元,是2007年的2.45倍;新产品产值实现倍增,2012年达416亿元,是2007年的7.82倍;专利授权量实现倍增,2012年达5853件,是2007年的2.75倍;创新平台数量实现倍增,2012年达355个,是2007年的3倍;高层次人才数量实现倍增,培养科技人才1181人,是2007年的2倍;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实现倍增,预计2012年达35亿元,是2007年的2.68倍。

——钛带卷产业化生产技术、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技术、一炉三段直接炼铅工艺技术、多缸小缸径车用柴油发动机、大型枢纽机场行李处理系统、高原湖泊砷污染治理技术、9种体外诊断重要试剂等七个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5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全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成效显著。以科技为支撑,高原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向良种化、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林业良种化率达12%。特色经济林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突破1亿亩。烟叶、橡胶、花卉、咖啡、核桃、小桐子、坚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1位,茶叶、蔗糖产量居全国第2位。农产品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西部第1位。

烟叶品种选育、繁育、推广技术国内领先。烤烟种子供种占全国75%以上;自主选育的“云烟87”、“云烟97”等品种,推广种植面积占全国63.3%,成为全国主栽品种。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至2012年,自主选育花卉新品种达212个,其中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55个,国外授权3个;花卉繁育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5项,种植面积80万亩,鲜切花70亿枝,2012年总产值305亿元,出口1.95亿美元。

畜牧业快速发展。全省猪、牛、羊良种化率由2002年的15%、5%、8%,提高到2012年的86%、30%、25%。畜牧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1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08亿元,增长近3倍;肉类总产量由2002年的235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21.8万吨,增长122%,居全国第12位。“滇撒配套系”、“滇陆”猪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全省9个畜禽品种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56个品种列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示范助力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我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数量快速增长,农业植物新品种累计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247个,获授权74个,居全国第11位,我省生物育种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水稻、玉米、马铃薯、蔬菜良种化率分别由2002年的78%、73%、39%、70%提高到2012年的89%、85%、55%、100%。2012年,粮食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3000多万亩,亩均增产40—50千克,增加产值28亿元以上。科技进步为我省粮食总产量由2002年的1424.7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1857万吨,实现“十连增”作出了贡献。

——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等快速发展。培育认定省农业科技示范园179个,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146家,省优质种业基地129个,省首批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68个。全省农产品加工实现总产值832亿元,增加值179亿元,税收1.97亿元,利润49亿元,带动农户79.54万户,增加农户收入20.12亿元。科技型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有力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建设有力推进。全省共制定实施农业地方标准1100项,居西部第2位;发布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近3000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达4760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110个、绿色食品747个、有机农产品205个;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235个、示范面积近1000万亩。以科技为支撑,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力推进,已有10件中国驰名商标、45件地理标志商标、500件云南省著名商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居全国前列,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是全国多年没有发生过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4个省份之一。

二是加强工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跨越发展。

——重点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领域,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采、选、冶技术和产业规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铜矿难采难处理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化研究及产业化总体技术国内领先。云锡建成世界最大的锡材加工中心和锡化工中心。云铜开发的“专用铜银、铜锡合金导线”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多条电气化铁路,实现了铁路专用导线的国产化。在磷化工、煤化工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煤、选、化、电、冶”一体化产业链,完成了由农业化工向综合化工转型升级。

——推进传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煤炭、电力等重点行业中,加强节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至2012年,全省共实施科技节能示范项目640项、节能减排科技创新项目75项,节能631万吨标准煤。形成了“云南褐煤高效转化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开发示范”等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全省单位GDP能耗从2009年的1.30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为2011年的1.09吨标准煤/万元。云南节能减排工作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加快发展。至2012年,我省2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有182家高新技术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达192家,其中64家完成试点被命名为“云南省创新型企业”;有13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三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生物、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我省具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天然药物、生物疫苗研发水平国内领先,沃森生物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拥有两个细菌结合疫苗上市销售的企业。光电探测器、光学望远镜、红外热成像系统、高端数控机床、铁路牵引变压器技术国内领先;大型铁路养护机械、自动化物流设备、烟草柔性制丝设备、PR系列高级存折打印设备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钛板带材生产线、亚洲最大的高钛渣冶炼密闭直流电弧炉生产线。新能源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从2008年的0.42%上升为2011年的1.56%。

四是加强科技惠民、促进全省社会事业发展。

——科技支撑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颁布实施云南中药材标准204个、中药饮片标准188个;编著出版彝药、傣药专著30多部;整理出版《云南天然药物图鉴》。认定40个“云药之乡”。获国家认证的中药材GAP种植基地达6个。201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多万亩,是2008年的3倍。8个新药品种获批生产,19个新药研发项目进入临床试验研究,11个保健食品获得了批准证书。

——科技支撑医疗卫生事业成效显著。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我省5年共减少艾滋病新感染病例19465例,避免死亡2668例,减少巨额医疗支出损失达46.9亿元。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云南已从艾滋病重灾区转变成为国内重要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早孕期一站式产前筛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肝移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在全国数十家肝脏移植中心得到应用。

——科技支撑七彩云南建设成效突出。围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重点针对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实施了一批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示范项目。水体砷污染治理技术使阳宗海在预定的3年治理时间内达到了治理目标要求,为昆明市政府在2011年解除阳宗海“三禁”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水葫芦富集氮磷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应用,使滇池内源污染的治理成效明显。东川泥石流河砂资源化利用研究,实现了泥石流河砂在昆明新机场跑道、航站楼建设中的大规模应用。

——科技在社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减隔震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使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采用减隔震技术的单体建筑;省食品化学添加物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省公路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及应用水平居全国前列;组织开展山地地理环境研究,为我省实施“城镇上山”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公安“预警平台”系统数据采集量在西部居第1位,在侦查破案、治安管理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工程。 2011年,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滇两院院士达11名。至2012年,我省共引进高端科技人才68人;共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713人,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468人,省级创新团队101个;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4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业工作正式启动。

同时,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与金融结合、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深入推进,对内对外科技合作、科技创新政策法制环境建设稳步发展,科普工作进一步加强,为全省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5年来的科技工作,我们的体会是:一是必须坚持加强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必须坚持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三是必须坚持加强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四是必须坚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工作;五是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科技对内对外合作。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行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全省广大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科技厅,向全省各州市、各部门领导和从事科技管理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为全省科技事业发展付出心血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在科技投入、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产出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科技创新的基础还比较薄弱。2011年,我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97%(居全国第23位),不到全国平均水平(4.49%)的1/4;全省研究试验与发展(R&D)经费投入56.1亿元,占GDP的比例为0.63%(居全国第27位),约为全国平均水平(1.84%)的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39%,仅比全国平均水平(0.71%)的1/2略强;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43586人,居全国第23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11.3%的建有研发机构;全国35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云南只有3个;全国29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云南只有2个,而东部发达地区每个省份都在5个以上,最高的北京高达62个。2012年我省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300件,仅为广东的1/17,四川的1/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89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3件)。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省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重视并加强推进解决。

三、今后5年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后5年,我省科技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抢抓国家桥头堡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对科技工作的部署,结合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加科技投入,以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核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产品开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引六大工程。围绕“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这一战略主线,全力推进全省科技事业发展。

主要目标任务:

一是 产出翻番。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新增年销售收入8000亿元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销售收入5000亿元,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为打好“三大战役”,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作出实质性贡献。

二是 跨位跃升。全省R&D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1.5%;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到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达到1.0%。云南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进入西部先进行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三是 成果倍增。突破重大核心关键技术600项以上,推动5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00个以上;新增专利申请量40000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12000件、授权量6000件,到2017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登记科技成果突破4000项。

四是 夯实载体。力争再增加国家高新区1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2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15个。建成云南科技创新园,建设滇中产业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引领区。到2017年,力争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400家,优质种业基地500个,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500家,农业科技示范园50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以上。争取建成5个国家级和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五是 平台支撑。力争建成 3—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中心;新增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东盟国家共建5个联合实验室。

六是 集聚人才。选拔培养10名科技领军人才,引进高端科技人才50名,培养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技术创新人才500名,扶持培养高层次创业人才50名,培育省级创新团队50个以上,建设10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我们还应看到,在强化抓好重大科技工程、重大科技项目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惠民的一些具体工作,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城镇建设、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科技还应发挥积极作用,使科技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在加强科技工作的组织实施方面,要审时度势,拓展工作内涵、强化工作抓手,继续推进由单一抓项目向抓“项目+基地+人才”三位一体转变,并在新型科研组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建设等方面,下大工夫、花大力气,采取突破性政策措施强化推进,营造全社会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2013年的工作部署

2013年是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启动之年,全省科技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和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201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省科教领导小组会议对科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抢抓“两强一堡”战略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六大工程的组织实施,为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提供重要保障。

具体来说,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 深入推进科技支撑桥头堡建设工作。以云南科技创新园建设为重点,抓好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国家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基地。推动形成以昆明为中心,曲靖、玉溪、楚雄、红河为支点的滇中自主创新区。统筹协调,提高省内各区域科技发展水平。

二是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做好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启动工作,组织实施100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突破10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认定100个重点新产品。开展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展。

三是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我省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6个重大科技专项。继续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遴选创新型试点企业40家。组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开展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认定,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努力保持烟草、花卉、磷化工、稀贵金属新材料和有色金属矿冶等领域企业和产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四是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以高原特色农业为重点,突出良种选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认定100个优质种业基地、100家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10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组织实施兴边富民专项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科技特派员和农村信息化工作。

五是 加强科技惠民。以实施生物重大科技专项(特色天然药、生物疫苗)、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云药产业名方名药二次开发和医药保健品新产品研发。推进云药之乡建设,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和中药材加工科技型企业认定建设工作,促进中药材大品种产业化发展。推进国家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支持资源环境、人口健康,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文化、旅游等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认定10个以上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培育3个精品科普教育基地。

六是 加强对内对外科技合作。建立20个左右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云南省政府联合基金的第二期合作。建立科技入滇长效机制,成立科技入滇办公室,推进网上对接与日常对接相结合,抓实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人才和团队“四个落地”。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与发达国家、新型经济体国家和港澳台的合作,深化对东南亚、南亚的科技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推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东盟联合实验室及东盟科技产业园建设,启动实施国际科技特派员工作,增强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七是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建设工作。培育认定5个左右省级重点实验室。认定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8-10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动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遴选10个左右联盟开展试点;选择1—2家省级试点联盟进行重点培育,推荐申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定《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认定办法》,启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审批认定工作。继续推进昆明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工作。培育认定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5个以上、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以上。研究提出我省今后5年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总体规划。

八是 深入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遴选省科技领军人才5名,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0名,遴选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00名。推荐我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申报科技部人才和团队计划。

九是 推进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争取与科技部联合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云南省特色产业(新材料)创业投资基金”纳入国家支持范围。支持昆明国家高新区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试点。启动科技金融专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成果转化科技贷款;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科技保险工作,促进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十是 加强部省会商机制、厅州(市)会商机制、省科技厅与其他部门(单位)工作会商机制建设。进一步争取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对我省科技项目和经费的支持。加强对州市科技工作的支持、指导和服务,继续实施州(市)党政“一把手”科技示范工程。指导州(市)围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做好重点科技项目的组织策划工作,以科技链为支撑,打造全产业链。

十一是 改善自主创新环境。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承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出台支持创新创业的突破性政策措施。举办科学大讲坛6期。抓好科技成果与奖励工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实施“科技奖励工作质量年”活动。加强科技政策法规研究制定、科技项目及经费监管、六五普法、依法治省、新型科研组织培育、科技宣传等工作。

十二是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科技行政效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加强作风建设的办法措施,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学风,坚持求真务实,提高工作效率。坚持勤俭办事,降低行政成本。做好组建全省重大科技专项督导协调组的筹备工作,加强对重大科技专项的指导。推进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发展和职能提升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扎实开展“四群”教育和“三深入”活动。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厅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培训、科技统计、电子政务建设。加强专题调研、督查督办、档案管理等工作。加强直属单位目标责任管理,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在此,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给大家传达一下省科教领导小组会议的有关情况。

为认真分析当前形势,进一步深化认识,研究制定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的思路措施,促进云南实现创新驱动发展,2013年2月18日,由省长、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李纪恒同志主持,召开了调整充实后的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听取了省科技厅关于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2008年—2012年)的实施情况汇报,对省科技厅提出的《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2013年—2017年)实施方案》、《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讨论稿)》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会议方案进行了研究审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自1995年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以来全省科教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并认为:当前云南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对实施科教兴滇战略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需求,全省上下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是今后5年GDP实现由1万亿元向2万亿元跨越的根本保障,是提高云南科技教育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科技教育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进一步突出科教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科教事业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会议原则同意《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2013年—2017年)实施方案》,具体由省科技厅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后,再报省政府常务会和省委常委会批准实施。会议要求积极做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各项筹备工作,争取尽快召开。

对《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讨论稿)》,纪恒省长指示会后请李江副省长、和段琪副省长组织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政府研究室再认真研究,凡是与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抵触的,凡是外省(区、市)能够做到的,都可以考虑采纳,有些方面甚至可以进一步突破;其他有关奖励、补助政策,请省科技厅进行模拟测算,确保政策的可行性,修改完善后报省委常委会审议。

对省科技厅为实施好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提出的2013年起每年新增安排省级科技专项资金5亿元,今后每年递增20%的问题,纪恒省长表态总原则是支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纪恒省长指示请李江副省长、和段琪副省长组织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部门认真测算,结合年中、年底预算调整安排,要大力支持,要尽最大努力落实。

会议同意 一是 组建正厅级的云南省科学技术研究院,单位名称叫云南省科学技术院,由省科技厅与省编办进一步研究,提出可行的操作性方案供省政府决策。 二是 对省科技厅提出的协调恢复县级科技局的事项,纪恒省长认为很有必要,县级科技管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请省编办研究提出意见。 三是 对省科技厅提出的在省科技厅成立科技人才处的事项,纪恒省长表示原则同意,也请省编办、省科技厅研究提出意见,按程序报批。上述工作由李江副省长亲自抓落实。

同志们,做好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启动暨2013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断前进,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再创全省科技事业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
践行初心使命 选派精兵强将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包帮”定科技厅
董华副省长调研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
2019年5月7日上午,董华副省长前往昆明高新区,科技厅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在蒙自市举行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会场 科技厅
省科技厅召开第二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按照今年省科技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计划的安排和第一次科技厅
省科技厅召开第二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按照今年省科技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计划的安排和第一次科技厅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在蒙自市举行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会场 科技厅
省科技厅机关妇工委举办妇女权益保障法律知识讲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