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真的“然并卵”吗
我出生在中部省份,大学毕业后,留在省会城市工作,而同班同学,男生就我剩我一个人“蜗居”在这儿,其他的大部分去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还有一部分回乡做了公务员,以至于经常自己问自己要不要出去闯荡漂泊一番。
今年过年回家,邻居问我,在哪儿上班,一个月能拿多少工资。还没等我回答,他就说其他那高中还没毕业的儿子,在深圳已经拿到一万多一个月了。话语间,无不透露着炫耀和自豪。她根本不是关心我工作和收入,目的是想说自己儿子在外地打工赚来多少钱,有多么了不起。
以上两个故事和今天要谈的话题有关。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推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指出,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新局面。文件出台后,有人看好,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自上而下的促进,会不会成为一种仅仅只是文件上的政策呼吁,能否带来改革开放近40年形成的外出打工这一社会形态难说。
新的政策出台,是画了一个饼,还是送了一块肉,农民工心理最清楚,大学生看的最明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政策红包,像是国家在别的微信群里发的,你根本没进群,抢得到吗?返乡创业难在哪里?
第一,出走,已然是是农民工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么些年,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一种熟悉的生活状态,这个社会环境和观念已经形成。呆在家里反而像个像客人,浑身不自在,只有在城市里过着一种即使条件艰苦反倒觉得很适应的生活。乡恋,变成了一种奢侈品,有多少人,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故乡的叛徒。离家,在路上,是他们认为应该有的生活状态。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农民工或者大学生返乡创业有一块心病,那就是不甘心。对在城市打拼没有获得成功的不甘心,对没能获得城市市民待遇的不甘心,对户籍制度无声控诉的不甘心……
第二,家乡的产业生态成熟度不够,产业链条太过单一。鼓励农民工等群里返乡创业,不是一次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需要有成熟的决策应对。就目前而言,回乡创业梦想照进现实的阳光太弱,一方面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在县城的可能性有多大,人力资源制约在哪,另一方面农民工所从事的现代服务业在家乡能否带来经济效益,相对极简的农村产业链条,客户在哪儿,市场在哪儿,消费在哪儿?智者创新,能者创业,农民工本人的能力和有限的资本,如何评估创业失败带来的社会问题?
第三是家乡创业所需要的政治环境和产业环境约束依然存在。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工业园区形同虚设。县域经济对经济带动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相对弱小,如果有,恐怕是房地产带动的,真正的支柱型产微乎其微。有多少工业园区杂草丛生,这些产业资源现状没有盘活,回乡创业白手起家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县乡政治生态与经济发展秩序错乱交杂,如果不理清楚,返乡创业,创业机制和配套设施抓襟见肘,基层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将是创业面临的一大壁垒。所以,政府在循序渐进的进行全民创业政策鼓励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一些现实问题,那就是在基础设施投入、金融、财税方面的补贴也不能落下。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背后,我们还应该关注到一些更为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均出现了疲软,城市里实体经济面临巨大冲击。以建筑行业为主要从事领域的农民工,随着房地产萎缩,失业在所难免,第三产业服务业随着消费的停滞不前,也出现了了不同程度的乏力,所以,鼓励农民工返乡,可以说是一个迫不得已之举。
城乡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必由之路,国家政策思路肯定没问题,也看到了在税收财政、社保等问题上做出的努力,但是关键是要有扶植政策的执行,更要家乡在创业创业环境、产业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四个方面予以务实有效的改善,真正使返乡农民工回得来、留得住、富起来,否则定会落下“然并卵”的口实,形式大于内容,然而并没有卵用。(吴敏)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