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验,研究落实明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部署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
这次会议透露出三大重要政策信号:
信号一: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或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此次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按以往惯例,这一讨论稿经讨论修改后,很可能就形成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备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讨论稿)》。不久后公布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试点的第一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际上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今年各地试点乡村振兴战略,明年会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预计会有更具体的“人、财、物”方面的落实政策出台。
他指出,按照中央“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的部署,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
信号二:
明年政策重在细化和落实
会议指出,明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当前“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切实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各项硬任务的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一步细化落实相关政策,确保任务完成并见实效。
所谓“硬任务”,包括农业农村存在的短板,主要是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养老等)。
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要切实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
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从农村实际出发,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要深入推进“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要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信号三:
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明年“三块地”改革有望扩大试点范围
会议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郑风田对此表示,乡村振兴中的“新产业、新业态”必然涉及非农建设用地,因此土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村土地改革对于乡村建设非常重要,预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会陆续出台。
“过去我国土地征地收益的70%被用于城市建设,未来如何向农业农村倾斜值得关注。”他说。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2015年2月27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全国33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授权期限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又将试点延期1年。
今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再次延长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期限的决定草案,拟将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法律调整实施的期限再延长一年至2019年12月31日。
权威人士对上证报记者透露,明年“三块地”改革试点还将总结部署扩大试点范围,不会局限在33个县。
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日前还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稳妥开展土地(指农户家庭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土地经营权入股实现有章可循,未来土地流转有望加速。
此外,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12月初在农业农村部农村改革40年专题会上透露,下一步,要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抓紧研究在全国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方案。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等各项政策的完善,将有利于推动土地流转,未来农地的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全部或部分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超过7000万户,面积达到5.12亿亩,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37%。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