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大理州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之三

07.12.2018  16:11
 

□ 通讯员 李仁寿

农村是改革的发源地。4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变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是一场伟大且辉煌的变革。大理州同全国一样,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产品供需由短缺到日趋丰富,人民群众实现了从吃饱到吃好、从温饱生活到小康生活的变迁。

政策顺应人心,农业生产动力获得巨大释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变了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开创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大理州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6.37万吨,增至2017年的177.65万吨。随着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林权制度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业良种工程、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实,全州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农业功能日趋完善,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家庭收入。

取消农业税,系列措施藏富于民。2006年1月1日起,大理州同全国一样全面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户实行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实行良种补贴和对购买大型农机具户的农户给予补贴。牢固树立对农业“多予、少取”的发展理念,在公共财政支出方面向农业生产倾斜,增加农业生产投入,进而带动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机械化率明显提高,设施农业、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基础设施改善及科技的推广,强力支撑农业发展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极大改善。40年来先后实施润滇工程、西南五省骨干水源工程、引洱入宾跨流域调水工程、洱海补水工程等项目,全州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34.9亿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累计争取到中央、省级水利建设资金76.55亿元,完成水利投资193.29亿元,占40年水利总投资的57.22%,是水利发展投资规模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全州建成水源工程63件,增加蓄水库容46298.26万立方米;完成45件小(一)型水库、394件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防洪受益人口95万人,保护农田61.9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8.14万亩;建成水库632座,库容8.73亿立方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幅增加,通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灌区86处,有效灌溉面积246.1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60.4万亩;建成“五小水利”工程62.36万件、泵站864座、水闸304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9215处、机电井41456眼。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推进,2009年以来,以基本烟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为支撑,累计投入27.52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地209.7万亩,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

农村交通条件极大改善。我州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交通扶贫等机遇,公路建设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乡镇与县(市)之间已全部通油路,行政村与乡镇之间已全部通硬化路,公路等级大幅提高,路网结构明显改善。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20121.51公里,公路密度达68.3公里/百平方公里,总里程是1978年3657公里的5.5倍。全州110个乡镇已全部实现通畅,1149个行政村已通车1076个,占总数的93.6%。有农村客运线路337条,农村客运车辆2876辆,农村客运已成为新的运输经济增长点。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机具的补贴政策,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契机。2016年全州农用机械总动力299665万瓦特,而1978年仅为19.47万瓦特。

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激发农业生产活力

农业结构调整加速优化。从产值构成来看,197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值的比重为63.7%,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林业占4.7%、畜牧业占17.0%、副业占14.3%和渔业占0.3%。经过40年的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五业结构日益协调合理。2016年农业产值占55.3%,比1978年下降8.4个百分点;林业占2.3%,下降2.4个百分点;畜牧业占36.9%,提高19.9个百分点;渔业占2.7%,提高2.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占2.8%,与1978年副业相比,下降11.5个百分点。进入新时代,我州以“绿色食品牌”引领现代农业,倾力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建成核桃、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高山生态茶、花卉等特色经作面积1388.4万亩,漾濞、永平、云龙三县成为百万亩核桃产业大县,宾川县建成30万亩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弥渡、祥云两县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外销和出口蔬菜产区,优势特色产业呈现量效齐增良好势头。全州粮经比由1978年的92.3:7.7调整为2017年的59:41。

设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断涌现。我州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思路,州、县市每年投入1亿元以上专项资金,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1户,创建现代农业庄园4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805个、家庭农场1332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906人,培育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农业“小巨人”7户,发展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122户,2017年全州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276.4亿元。

40年的辉煌成就,数据见证历史

粮食产量连跨新台阶。40年来,我州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种粮积极性极大提高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增粮措施推广应用,粮食亩产成倍提高,粮食总产连续增长。大理州1978年粮食总产量为66.37万吨,1984年总产达86.09万吨;1995年突破100万吨大关,达到107.68万吨;到2017年底,粮食总量达177.65万吨,比1978年的66.37万吨增长了167.78%;粮食作物平均亩产373公斤,比全省平均289公斤高84公斤,高29.1%,做到全州粮食掌握在自己手中,彻底解决了“吃饭”这一主要问题。

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理州2017年肉类总产量55.25万吨,是1978年3.18万吨的17.4倍;奶类产量27.16万吨,是1978年0.19万吨的142.9倍;禽蛋总量10.1万吨,是1978年0.1万吨的101倍,肉蛋奶人均占有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州畜牧业产值达146.27亿元,是1978年5202万元的281.3倍。畜牧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摆脱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模式,水产品产量9万吨,是1978年0.05万吨的180倍。

经济林果效益大幅增加。近40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和林下经济、培植林业生产经营主体。目前,全州成立林农专业合作社累计521家,合作社经营面积117.62万亩,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数34305户。全州共有55家林农专业合作社获得“省级示范社”称号,68家林业企业获得“省级龙头企业”称号。全州核桃种植面积1015万亩,2017年核桃产量达33.86万吨,是1978年0.3205万吨的106倍,产值76.08亿元,人均产值3609元,核桃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天然林保护工程有序实施,截至2018年,全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累计投入11.95亿元,37万多农户近137万人直接受益,并有3000多人直接参与公益林管护而得到劳务费收入。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明显,2000年至2018年全州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98.89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累计补助226577.35万元。

农村经济收入百倍增长。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制定实施“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9项农业专项改革方案,推进和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全州农民收入呈现40年连增的大好局面,201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07.92亿元,是1978年3.35亿元的121.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万元、达10525元,比1978年的53元增加10472元,增长198.58倍,为农村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绿色农业渐入人心,生态建设有新突破

绿色有机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围绕打造云南区域性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区域中心的定位,我州着力打造滇西绿色农产品和食品聚集中心、加工流通中心、重大产业基地和品牌中心、绿色农产品对外辐射中心。全州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规范143个,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菜、果、茶标准园15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92个,创中国驰名商标1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云南名牌产品53个、云南名牌农产品61个,7个村镇列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为农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州确立农业发展以洱海保护为核心,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出台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实施办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意见等8个政策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措施,实施洱海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5大工程、28个项目,总投资14.54亿元。以环洱海精品旅游圈和全域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国家、省、州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示范企业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