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又养鸭 新化乡探索立体生态高效种养
28.07.2015 11:16
本文来源: 云南省农业厅
今年,新平县新化乡在甸末、新甸村建立依施河立体生态高效种养示范园,在有机红米种植的基础上,配套实施稻田养鱼、养鸭,形成立体、循环生态高效种养,不仅产生每亩6000元的经济效益,同时打造品牌,实现长远发展。
据了解,新平县今年实施立体生态高效种养235亩,其中新化乡为100亩。“新化乡土壤和水利条件都适合水稻生长,现在栽种的是红米,该品种在当地有很长的种植历史,也是当地的特点和优势。”新化乡农科站站长魏刚告诉记者。近年来,红米因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免疫调节、改善缺血性贫血等功效而受到人们青睐。因此,新化乡计划以此为契机,发展红米种植,并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品牌。据介绍,在栽种红米的过程中,每亩施用有机肥400公斤,防诱虫黄蓝板各10块,诱杀虫剂一套;每25亩安设一盏太阳能杀虫灯,水稻生长过程秉承自然生态环境,杜绝农药、化肥施入。“水稻种植利用技术防虫,全程不用农药。”魏刚说。
对于除草工作,除人工除草外,每亩还投放10只鸭子,利用鸭子除草。“鸭子的生长可以为稻田除草灭虫,鱼可以疏松土壤,产生的粪便成为废料。同时,稻田环境适合两种生物生长,相互依存。还可以在田埂栽种大豆,充分利用土地。”魏刚说。
魏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稻谷产量每亩400公斤,田埂大豆50公斤,亩产鸭蛋1000枚,商品鸭15公斤,鱼80公斤,亩产值将达到6000元,比农民单纯栽种水稻翻了3倍左右。同时,采用生态立体种养模式,除经济效益外,生态效益也相当可观。
玉溪日报(记者 高晶)
本文来源: 云南省农业厅
28.07.2015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