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将成昆明又一城市名片

16.12.2019  09:21

冬日的北京,天空碧蓝如洗,民族文化宫内洋溢着喜庆欢乐的气氛。12月11日可谓“双喜临门”: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展正式开展,国家民委正式命名昆明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如果说“春城”“花都”“康养之城”这些昆明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大多是源于自然的馈赠,那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荣誉,则是在中央、省委的领导下,昆明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成果。如今,它将成为昆明又一张具有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城市名片。

全面展示创建工作累累硕果

昆明是一座民族风情之城,有3个自治县、4个民族乡、2196个少数民族杂居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8.9%,各民族共居共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战国、西汉时期的“庄蹻入滇”“滇王附汉”起,昆明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陆军讲武堂”“护国起义”见证了多少仁人志士对强国之路的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奋斗让昆明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迈向经济繁荣的历史性跨越;城乡面貌实现了从破旧落后到美丽现代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实现了从“推开窗户看世界”到“敞开大门融世界”的历史性跨越。

官渡和平路社区自创“民族团结地图”串联千家万户,禄劝法院用“双语审判”促进团结,石林台创园以“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搭建两岸同胞交流的桥梁……展览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饱含着昆明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一起走过”的历史经验、“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是昆明这座城市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

昆明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生动实践,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提供了鲜活的“昆明样本”。此次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和光影等载体,与观众分享昆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累累硕果和点点滴滴,展示了昆明牢记总书记嘱托,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坚定信念、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和异彩纷呈的昆明文化产业。

由创建模式向示范模式转变

为什么能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昆明给出的答案是“五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贯彻“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指示,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的导向,满怀深情做好团结服务群众工作;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始终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

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昆明市民族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产业兴旺、民生改善、生态宜居的良好局面;民族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可喜变化。同时,各民族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蔚然成风,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深入人心。

截至今年11月,昆明共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10个,其中3个自治县先后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石林县被命名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创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3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64个,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567个,各级命名创建示范单位2127个,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创建格局。

这个展览主题鲜明,图文并茂,把昆明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以及齐抓共管、载体丰富的经验和做法都展示了出来。”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勇对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展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接下来,昆明要把创建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打造特色亮点,巩固创建成果,由创建模式向示范模式转变,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打造成昆明的城市名片。(昆明日报 记者王姗)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
此次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展特别设立了“脱政府
昆明探索出一条符合边疆省会城市的特色创建之路
寻甸县额秧村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