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齐心协力摘穷帽
元谋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立下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就“脱帽”、不脱贫就降级的军令状,强化责任、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扶”问题,整合资源、精准施策加快脱贫步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18年全县唯一的贫困乡姜驿乡实现“减贫摘帽”,12个贫困村出列,减少贫困人口17000人以上,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00元以上,比2016年翻一番。
统筹推进确保按期脱贫“摘帽”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扶贫举措,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责任,加强督查考评问责,确保年内至少乐甫、雷弄、冷水箐3个贫困村出列,元马、黄瓜园2个乡镇基本消除贫困人口,全县减少贫困人口4500人以上,按期脱贫“摘帽”。
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抓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截至5月底,全县102个单位3437名干部参与“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完成回访四轮,回访贫困户5653户。瞄准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贫困自然村和贫困户,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坚持“一户一策、一户一法”,深入实施“五个一批”精准脱贫措施,帮助贫困户诊穷因、树信心、理思路、定计划、出实招,确保贫困人口得到分类扶持,至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年内计划投资86万元,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00人、引导性培训200人、带动性技能培训1200人。加快实施总投资1517.3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着力夯实11个贫困自然村基础设施,增强866户3344人致富后劲。
统筹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设计、用地、资金等问题,确保7月份全面进入动迁安置,年内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个乡镇11个安置点621户2510人。建立平地、怕地、阿拉益、贡茶、法帕、花园、公路梁子、小丙间、把度、小龙潭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点10个,搬迁新村安置点甘塘片区1个,计划安置948户3555人。大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致富增收措施办法和工作成效,激发和动员民营企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郭秀梅)
老城乡:挂图作战脱贫攻坚
老城乡把脱贫攻坚工作列为“一号工程”主动作为,结合波亨、老者格两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实际,制作1∶6000比例地图,在图上规划16个到村到户实施项目,实行挂图作战,让目标、任务、措施一目了然。
制定乡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发文制度,定期向州县挂联单位19名联络员发文,明确阶段性工作要求、责任人、完成时限,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步骤、统一推进。建立脱贫攻坚QQ群和飞信群,为挂联单位责任领导和联络员建立快捷方便的交流平台和材料文件传输渠道。制发“挂包帮”“转走访”服务群众联系卡962张、脱贫攻坚民情日记簿435本和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公示牌,在各村公示栏中公开领导干部挂包农户和联系方式,让“挂包帮”“转走访”领导干部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理念、新要求,有计划、有创新、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各村依托脱贫攻坚工作队和各部门力量,科学制定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村小组精准扶贫计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按照贫困户申请、村委会确定脱贫名单、村民代表大会评议、乡复核验收、县审批认定程序做好脱贫人口动态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回访”。(李 明)
姜驿乡:高位实施扶贫整乡推进项目
姜驿乡以实施总投资2.05亿元的扶贫整乡推进项目为抓手,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科技培训、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七大重点,落实责任,细化措施,高位推进。自2015年7月批复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091.87万元,实施道路、水利、基本农田、现代通信网络、危房改造、教育、卫生、文体、生态建设等项目166个。
积极协调组织州、县、乡挂包干部,深入全乡1436户500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回访,按照短、中、长期发展计划要求,制定精准帮扶措施4000余份。
实施“五个一批”精准脱贫措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以肉牛、黑山羊、猪、鸡养殖和蜜桃、花椒、豌豆、小米辣种植为重点,以实物补助贫困群众,帮助其扩大生产,力争实现841户2778人增收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做好10个自然村460户1595人易地扶贫搬迁建房工作,确保如期搬迁脱贫。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对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应助尽助,通过发展教育实现91户341人脱贫。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积极争取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等项目,争取增加护林员等生态公益岗位,支持贫困群众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落实生态补偿,实现115户443人脱贫。社会保障兜底一批,通过增加低保、五保、困难救助等方式,落实政策兜底,保障101户309人脱贫。(毕艺潇)
平田乡:脱贫攻坚与经济发展双向互动
平田乡以现代商贸物流核心区、绿色能源聚集区、农业生态旅游区、新康—新昌经济林果种植基地、华竹—平田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矿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一核两区三基地”为抓手,培强做大商贸物流业、新能源业、农业生态旅游业、蔬菜产业、林果产业、矿产业,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向互动,到2018年全乡444户176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至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2万元以上。
启动实施总投资2112.5万元、占地44.3亩的怕地村56户易地扶贫搬迁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加快总投资120万元的那蚌、小己保、龙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夯实项目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扶持带动63户群众增收致富。投资267.95万元实施集镇供水二期水厂建设项目,解决集镇区域及周边26个村组人畜饮水困难。及时对不符合条件的25户建档立卡户和2015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855元的83户340人进行清理、脱贫出列。修订完善乡脱贫规划1份、村委会扶贫发展规划5份、村民小组扶贫发展规划46份、贫困户脱贫计划444份,干部帮扶手册888本,构建起乡、村、组、户“四位一体”的脱贫攻坚规划体系,确保年内脱贫出列413人,至2018年华竹、新康2个村委会脱贫出列,全乡基本消除贫困人口,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万元以上。(杨 进)
羊街镇:基层党建与扶贫整乡“双推进”
强化党建扶贫,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建烟叶、核桃、冬桃、杨梅、小枣、畜牧6个产业党支部,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使党员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实施村民小组阵地覆盖和村级组织阵地提升工程,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3个,增建羊街、甘泉、花同3个村委会会议室,把党组织活动场所建成村民活动、议事、培训和服务中心,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发展能力。
围绕羊街“能种什么”,羊街群众“想种什么”以及“种什么最好”,最终确定分区域发展冬桃、杨梅等产业扶贫发展路子,以“产业带动千万家”培植杨梅3591亩、冬桃2681亩、小枣77亩、核桃2276亩、云南红梨670亩、魔芋740.8亩等新型产业。畜牧业方面,建生猪养殖示范户3户,养猪2000头,建肉牛养殖示范户2户、肉牛规模养殖场1个。扩建野生菌加工厂技改项目1个,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扶持棚厩建设4300平方米,建设青储窖621立方米,种植人工牧草1559亩。完成鸡冠山道路、尹地至羊街、5个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村内道路硬化,实施水库除险加固、三面光沟渠、人畜饮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改房、改水、改厕、改灶以及“脏、乱、差”治理。(胡建梅)
新华乡:精准发力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新华乡围绕2017年538户1700人脱贫出列目标,组建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8个,指标任务、时限倒逼到人,重点突破,权责共担。实行精准扶贫责任年度考核制度,对责任不落实、不按时完成脱贫任务的严肃问责处理。实行周一专题例会和月末联席会议制度,州、县、乡、村工作队员“联合会诊”,破解脱贫难题。
围绕“打好旅游牌、唱好林果戏、做好水文章”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一户一策”脱贫模式,发展烤烟2200亩、桃李1200亩、芒果314亩。投入60万元种植香根草200亩,投入70万元扶持133户贫困户发展大牲畜养殖250头。有序引导2000名劳动力外出务工,拓展致富渠道。州、县、乡、村四级干部整体联动,323名干部挂村包户,乡党政领导牵头协调,1至5月共争取项目资金228万元、大米15吨、活动板房材料1万平方米。年内争取列入重点新建、续建、前期项目26项,总投资4.61亿元。1至5月完工13项,完成投资2.47亿元,即将开工13项2.14亿元。(段卫丽)
“ 两学一做”助力脱贫攻坚
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紧抓党员思想建设、素质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在一线、作风转变在一线,为脱贫工作注入全新动力。制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向全县11523名党员发放《党章》、《准则》、《条例》等读本,各级党组织以党章党规和扶贫政策等为主要学习内容,采取自学和召开会议集中学习等方式,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帮扶能力。
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员干部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和纪律意识,让全体党员干部成为精准扶贫中坚力量。全县772个党组织6000余名党员干部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剖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规划,真抓实干,积极帮扶贫困群众发展蜜桃、小枣、杨梅等特色种植,发展黑山羊、土鸡等特色养殖,开展送资金、送技术、送资源等活动,助力贫困户就业创业,拓宽脱贫增收渠道。包村领导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各村党总支书记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党支部自身建设等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将“两学一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赢脱贫攻坚战。(陈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