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铭记奥斯维辛一样铭记南京

28.01.2015  17:04

    1月27日是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同时也是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日。几百位集中营幸存者以及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和代表出席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也拉开了全球范围内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序幕。

    奥斯维辛集中营记录了纳粹德国的滔天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和最耻辱的事件之一。联合国之所以选择把1月27日确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正是为了铭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惨痛教训。借助隆重的纪念活动,通过电影《辛德勒名单》,透过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全世界记住了奥斯维辛。而在二战时期的东方战场,有一座中国城市同样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同样记录了另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令人发指的暴行,同样代表了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就是南京。去年12月13日,中国政府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再次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欧洲的奥斯维辛和亚洲的南京,一个曾经是纳粹德国制造的“死亡工厂”,一个曾经是军国主义日本制造的“地狱之城”。今天,它们已经成为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罪行的代名词,同时也是时刻警醒世人正视历史、珍视和平的清醒剂。然而,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两地在国际上认知程度大不相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法西斯德国的重要罪证之一,为全世界所铭记;南京大屠杀是法西斯日本的重要罪证之一,也为中国人民以及所有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尊重历史真相的国家所铭记,但在西方社会却不像奥斯维辛那样为公众熟知。这对于南京无疑是不公平的,对于人类反省二战罪恶历史、国际社会维护二战真实面目同样是不利的。牢记大屠杀的深刻教训,放眼国际社会,需要人们像铭记奥斯维辛一样铭记南京。

    对于奥斯维辛和南京,国际社会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认知差异,不排除中外文化差异、西方历史观体系、西方话语权垄断等方面的原因。虽然国内反映中国抗战的作品不计其数,但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有关二战的著名历史和文艺作品中,反映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的宏篇巨制不在少数,但反映中国战场的作品相对来说就少了许多。不过,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战后德国和日本对待二战历史的迥然不同态度。这种历史观上差异直接导致国际社会对于纳粹德国的暴行早已形成共识,无论是德国人,还是波兰人、犹太人、吉普赛人,现在可以从容地携手共同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但在亚洲,却要面对一个肆意歪曲、否认、美化二战侵略历史的日本,其中也包括对南京大屠杀的歪曲,从而使得国际社会上充斥了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错误声音,影响到了一部分不明历史真相的战后出生人群。

    从勃兰特在华沙“惊世一跪”到默克尔表示德国对纳粹罪行“永久担责”,从持续赔偿大屠杀受害者到为受害群体建立纪念地,从立法严禁宣扬纳粹到教育下一代与纳粹意识形态作斗争……近几十年来,德国在检讨罪责与自我剖析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脚步。而反观日本,秉承错误史观的日本右翼势力执迷不悟、冥顽不化,在否认历史的歧途上越走越远,这样一个国家永远不可能在精神上真正强大起来。就在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竟然声称,将于二战战后70周年发表的“安倍谈话”不会原封不动地沿用“村山谈话”中“殖民统治”“侵略”“深刻反省”“谢罪”等关键措辞,而将另起炉灶。安倍在历史问题上一系列漏洞百出的演出,已经将其罔顾历史、不负责任、绑架日本民意的丑恶面目暴露在世人面前,这样一个灵魂生病的国家还想取信于国际社会,简直是天方夜谭!

    亚洲的历史问题,同样也是世界的历史问题。安倍政府的倒行逆施,虽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但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应对。只有做到像铭记奥斯维辛一样铭记南京,只有国际社会形成对日本的共同压力,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