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九措施促家庭畜牧场健康发展

01.04.2015  12:29

一抓规划设计。 家庭畜牧场可以依据地势、水源、交通、排污等条件进行设计,合理规划出牧草种植区、养殖区、生活区,根据载畜量,确定畜禽养殖数量,做到人畜分离,雨污分流,条块明晰,整洁明亮。

二抓单一品种养殖。 现有的家庭农场一般种养殖品种较多,猪、鸡、鸭、鱼“共生”,造成交叉感染,疫病流行,很难控制。家庭畜牧场养殖应以一种畜种为主,真正把养殖品种做大做强,做出规模,做出特色。

三抓基础改造。 由于家庭畜牧场经济实力较差,种养殖条件落后,与现代农业“标准化、设施化、良种化、制度化、无害化”的要求差距较大。因此,家庭畜牧场可根据财力情况按年度有计划改造。主要是将原有养殖圈舍按照标准进行改建、扩建,购置安装通风、降温、保暖、治污、消毒、防疫等设施设备。

四抓污染治理。 现有的家庭畜牧场基本没有防治污染的手段,少数的仅有沼气池、贮粪池。家庭畜牧场可购置、修建治污设施设备,及时清运沼液,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实行种养结合粪污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避免污染环境。

五抓人员培养。 现有的家庭农场技术人员比较缺乏,老年劳动者是主要劳动力,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农业知识了解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一是应完善现代农业创业补助政策,鼓励和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市场经纪人等兴办家庭农场。二是应制定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计划,以阳光工程等新型农民培训为平台,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依托各部门培训基地免费培训家庭农场经营者。三是应鼓励青年农民到农业科研院校学习深造,增长现代农业技术知识,提高建设管理家庭畜牧场的能力。

六抓规范管理。 现有的家庭畜牧场多数没有完善的生产记录,如消毒、防疫、繁殖、生产销售、投入品使用、疾病诊治、兽药使用、农药使用等记录,生产的产品无法溯源,成为无标志、无标准、无记录、无市场的产品,面对消费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家庭畜牧场要按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的记录记载制度完善家庭农场记录,建立种养殖档案,并保存相关记录记载10年以上,做到有据可查,有源可溯。

七抓投入监管。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到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家庭畜牧场必须严把投入品源头监控,从根本上保证畜产品安全。要做好场内经常自检,并且主动接受主管部门日常监管和抽检。

八抓品牌培育。 家庭畜牧场业主及时申报注册商标,加强与农牧主管部门或认证机构的联系,搞好无公害、绿色、地理标志产品或有机认证,抓好品牌培育,利用品牌效益,做强家庭畜牧场。

  九抓互惠合作。 家庭畜牧场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建设上存在先天不足,抓互惠合作,很有必要,势在必行。

建议:一是积极推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畜牧场为基础的产业组织体系建设,促进要素优化配置、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推动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建立家庭合作畜牧场。三是培育一批与城市社区、居民小区、畜产品交易市场、零售商场、超市合作实行直供直销的家庭畜牧场。四是推进家庭畜牧场信息化建设,把家庭畜牧场纳入信息化建设工程和物联网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网络平台、信息采集、硬件配置、站点建立和家庭畜牧场信息员队伍等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