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6个世界粮食日,同时也拉开了第26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序幕。今年的世界粮食日主题是:“气候在变化,粮食和农业也在变化”;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今年更是迎来史上“厄尔尼诺”现象最强之年,北方持续干旱,南方暴雨成灾,“拉尼娜”现象接踵而至,对粮食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难题。与此同时,国内外粮食生产连获丰收,供求整体宽松,粮食高产量、高价格、高库存“三高”特征更加明显,带来消费疲软不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从长远看,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状态短期内不会改变,粮食品种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不会减轻。昆明市作为全省最大的粮食主销区和粮食流通中心枢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粮食自给率还远未达到粮食安全的要求,保障昆明粮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以安为先”。粮食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近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工作,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根本目标,在守住耕地红线,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深入落实“米袋子”工程,狠抓粮食流通项目建设,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宏观调控、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和粮食行业发展方面狠下功夫,筑牢昆明粮食安全屏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粮安责任
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到实处
自实施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以来,昆明市就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具体抓落实的粮食工作机制。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工作,不断调整充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确保本地区粮食安全。
全市14个县(市)区、5个开发(度假)园区全部建立了粮食储备制度,并探索储备新路子,储备规模足额落实到位,实现了储备粮任务落实市域全覆盖。
今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及时修订了《昆明市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办法》,明确把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作为考核对象,责任得到层层落实。同时,还建立了分类分级差别化考核体系,并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工作多年被省政府考核评为优秀等次。
全面深化改革
粮食流通产业实现创新发展
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之下,昆明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粮食流通监管水平得到提高,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得到新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粮食总购进(原粮)合计148.7亿公斤,同比增幅59%;总销售(原粮)合计148.5亿公斤,同比增幅58%;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供需总量平衡。全市纳入考核的粮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39.88亿元,同比增幅41%;实现利润2.1亿元,同比增幅5.5%;实现了以市、县为单位的整体盈利。根据昆明市人口规模,建立了市县两级动态和应急成品粮储备,地方储备粮规模逐步增加,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确保发生自然灾害和应急状态下储备粮调得动、用得上。
“十二五”时期,昆明市紧紧抓住国家“粮安工程”危仓老库改造契机,投资37亿余元加大粮食仓储设施、粮食物流和粮食加工体系建设力度,目前昆明市达到科学储粮规定的有效仓容7.14亿公斤,同比“十一五”末增加6.08亿公斤,增长近6倍,储备粮科学储粮率达到了98%,处于全省前列。建成云南粮食批发市场及拥有200个交易席位的粮食电子竞价交易中心。全市建立了145个平价销售点、42个稳价保供点、66家“放心粮油示范企业”、190个粮食应急网点,为市民提供安全健康的粮油食品,确保市民就近就便购粮。推进质检体系建设,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检测检验场所,新增了343万元粮油质量检测设备,具备年检测2000多个粮油质量和卫生指标的检测能力;坚持储备粮定期抽检制度,建立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定期不定期对市场粮油进行抽检并向社会发布信息;分别与玉溪市、曲靖市、红河州建立了监督检查联动机制,有效防止区域间漏管、脱管现象发生,确保了全市粮油质量安全。加强与粮食主产区的产销合作,积极掌控粮源;加大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粮食产业聚集发展,汇聚粮食储备、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等各类企业,形成黄龙山、宜良古城、晋宁青山3个粮食产业聚集区。“十二五”末,全市粮食物流年中转量达到15.52亿公斤,同比增幅34.84%;粮油和饲料年加工能力达到56.07亿公斤,同比增幅205.73%;粮油工业实现年生产总值75.97亿元,同比增幅19.73%。
勇于担当使命
奋力推进粮食流通事业实现新跨越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作为履行保障全市粮食安全职责的昆明市粮食局,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粮食安全战略,针对全市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常态、新使命,以确保粮食安全为中心,以创新发展为方向,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以法治建设为保障,紧紧抓住粮食流通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核心企业,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筑牢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质量安全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省粮食安全需要。
通过实施昆明粮食“1555”跨越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建设。建设一个中心,即面向南亚和东南亚开放、辐射西南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筑牢粮食安全屏障;全面推进依法管粮工程、设施提升工程、应急配送工程、放心粮油工程和主食产业化工程“五项工程”,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建设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粮食产销合作、粮食产业经济、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优质健康粮油产品供应“五大体系”,筑牢粮食安全保障支撑;打造安全粮食、智慧粮食、法治粮食、品质粮食、廉洁粮食“五个粮食”,实现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新跨越。
《昆明市“十三五”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将通过构建“一核两翼三线”格局,形成保障区域应急需求的稳定、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其中,“一核”是指黄龙山金马粮油交易聚集区;“两翼”为宜良饲料工业基地和晋宁东南亚粮食交易产业基地;“三线”是指中部以昆明主城区展开的粮食流通主线、东部以宜良地区展开的粮食流通主线以及南部以晋宁地区展开的粮食流通主线。到2020年,全市粮食仓储设施规模调整到9.5亿公斤;新“四合一”技术的仓容占有效仓容的比例达到50%,数字粮库比例达到50%;全市跨省粮食物流“四散化”比例达到30%以上,省内“四散化”比例达到50%以上;粮食工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50%,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30%以上;建成主城5个粮食配送中心、11个区域粮食配送中心、267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全市粮食流通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最终建成全省粮食安全先行区,在云南省建设西南粮食安全保障基地中起到排头兵、领头羊的重大作用。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十三五”的序幕已经拉开,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宏伟的目标激励人心,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昆明市粮食局将凝聚起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锐意进取、顽强拼搏、扎实工作,以更加蓬勃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奋力开创粮食流通工作新局面,为昆明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作出昆粮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