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偶戏闯市场之惑 有观众为何少票房

26.02.2016  15:13

    “惊喜!我制作的木偶上央视元宵晚会了,第8个节目。”58岁的黄绍林激动地更新了一条朋友圈。元宵节当晚,来自江西省木偶剧团的6个杖头木偶在元宵晚会中以歌曲伴舞的形式亮相,为观众送去元宵祝福。

    “源于汉、兴于唐”的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木偶是其中一种表演形式,吸收了昆剧、京剧、赣剧等诸多剧种之长,形成了独特的表演艺术。木偶内部虚空,头部及双手部位分别安装了操纵主杆和侧杆;演员演出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偶进行表演。

    曾任木偶剧团副团长的黄绍林尽管热爱这一行,但在剧团体改时仍选择了调离。“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团里的旧人只有4人留下,其中3人是班子成员。”木偶剧团如今的当家人万华南回忆当时有些苦涩。

    江西省木偶剧团是省内院团体改工作的试点单位,于2009年率先改制。当时,剧团与省内文艺学校合作培养了一批“90后”演员。谁能想到,3年后这批演员成为剧团的“救命稻草”。“不然团里就没演员了,那还怎么走市场?”万华南很庆幸当时的先见之明。

    补充了整整20名演员力量后,江西省木偶剧团尽管流失了大量舞美、编剧、木偶制作等方面的人才,但整体实力仍处于业内中上游。

    “目前国内传承最好的地方是扬州,各门类的人才都有。而我们大多数艺术创作生产依托于外单位,增加了不少成本。”万华南介绍,时长70分钟的木偶剧,剧本创作、音乐设计、舞台设计这些一次性创作费用要40万元。

    江西省文化厅数据显示,2015年,省木偶剧团完成下乡演出任务190场,观众9.6万人;商演55场,观众3.1万人;总演出收入232万元。

    不难看出,改制后的省木偶剧团主要精力仍放在文化事业上。“下乡演出的,政府每场补贴5000元,如果不演满早、中、晚三场就得亏。”万华南算了一笔账,前期投入的一次性创作费和木偶制作费共计60多万元,再加上演出时的交通、饮食、住宿开销、演员的劳务费,实在不是小数目。

    下乡演出基本无法给剧团带来利润,但团里24口人要生存。与传统戏曲相比,木偶剧的市场还是相对红火的,家长们也愿意为孩子的文化消费掏钱。但记者采访发现,剧团闯市场存在两大制约:没有自己固定的演出剧场,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600人的小剧场演一场要1万多元,大一点的剧场要3万元,这还都是‘熟人价’。剧团自己找演出场地开销大又费精力。”万华南很无奈。去年55场商演除几场是独立运作外,绝大多数找了演出商合作。在合作模式下,院团承担的风险小,但演什么要听演出商的,而且演出分成只能拿小头。

    改制后的前两年,江西出台了一项过渡政策,改制院团可享受1比1的商演补贴。万华南前两年靠这个政策赚了300万元,政策没了之后,团里从去年开始吃之前赚的老本,每年都要略亏一点,绝大部分原因来自商演运作遇阻。

    采访中,万华南不经意地流露出些许困惑。已经是公司法人的他深深明白,自己肩头的文化责任沉甸甸的——农村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太需要他们的下乡演出,城里的家长和老师也需要主流价值观的文化来引导孩子们的成长。因此,团里每年都会确保爱国教育、日常礼仪、安全教育三大题材都有剧目演出,并尽量创排新剧。

    去年团里精心编排的环保题材剧目《希望的绿洲》只公演了2场,还没来得及商演。“很难联系商演,直接找学校、教委、宣传部门,基本不会理睬我们。”万华南苦笑着说。今年团里打算排一部由孔融让梨等中国民间故事组成的德育题材木偶剧,却很担心“重蹈覆辙”。(记者袁慧晶)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