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保护发展
每年全国两会上,身着特色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吸引了众多目光。云南一直关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今年,如何唤起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成为代表、委员的热点话题之一。
现状:民族语言濒危 支招:国际音标来标注民族语言
今年云南代表团的91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到56%,这51名代表来自22个少数民族。其中,代表资艳萍是基诺族,来自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族乡;代表曹红梅是阿昌族,来自德宏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采访中,她们既为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自豪,又表达了对自己所在民族文化发展的担忧。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正在使用的12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有几种少数民族语言已经处于完全失去交际功能的状态,如满语、赫哲语等;有20%的语言已经濒危,如仡佬语,目前会说仡佬语的只有3000人;40%的语言已经显露濒危迹象或正在走向濒危,如阿昌语、普米语等。
代表们建议,用国际音标来标注民族语言能否让这些民族语言教材进入小学课堂。资艳萍接触过一位巴西学者,他就是用国际音标来拼基诺语,发音非常标准。有了文字,有了基础教育,在资艳萍、曹红梅看来,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就扎了根,枝繁叶茂指日可待。
在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政宣科科长祁德川看来,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是一群特殊人才,他们精通民汉双语,能在民族地区党政部门、教育文化及相关单位从事翻译、教学、科研、文学创作等工作。他建议尽可能为这些毕业生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
现状:民族文化断层 支招: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基金
让人担忧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出现断层。目前存在的普遍现状是,民族民间老艺人、传承人消逝后,年轻一代艺人还难以担负起传承重任,民族文化遗产传承难、传承人才缺乏已成为突出问题。很多民族的著名史诗、古籍已成为无人知晓的“天书”。对此,祁德川建议中央应把保护、抢救、传承民族文化纳入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对濒危文化,还应增加抢救经费的投入,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对独有和人口较少的民族要尽快建立保护区,制订保护区条例,依法实施对保护区域的有效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宗亮引用了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理想图景:通过“文化自觉”达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个图景提倡的就是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化自觉”融入世界,为人类文明共存和文化自觉的发展开辟新路。
声音
“小时候,一有婚丧嫁娶就能听到古歌,相当于是基诺语中的文言文,现在这种古歌只有老人会唱了。”
——全国人大代表资艳萍告诉记者,基诺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所以这些老人一旦没有传承人,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就面临着失传,年轻人将被同化。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文化的同化、消融,是一种必然,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我们需要客观看待。”
——全国人大代表杨宗亮表示,要想在历史发展中保持、保留民族特色,就必须谈到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人文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矛盾日显突出。虽然中央到省、到部分州市县都设立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经费,但是经费总量还较少,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及有效开发。”
——全国政协委员祁德川的提案就直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濒危现象。(记者罗南疆 宋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