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近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首降4%以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5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34万人,同比增长16万人。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97%,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0.05%和0.07%。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失业率首次降到4%以下。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加深的情况下,就业局势仍然保持了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都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也都维持在低位运行,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从今年的情况看,一季度的就业工作我们叫“温暖开局”,形势还是比较好的,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表现在:
就业指标开局良好。1-3月,城镇新增就业334万人,同比增长16万人,增长幅度超过去年。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97%,环比下降0.05%,同比下降0.07个%,这也是近几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首次降到4%以下,创下近年新低。
市场用人需求呈现回暖,招聘和求职人数均有所增加。根据人社部对100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数据分析,一季度市场招聘人数同比增长7.8%,求职人数同比增长2.1%,求人倍率为1.13,比去年同期上升0.06。
制造业用工企稳。一季度制造业用工需求同比增长9.3%,高于总需求增速1.5个百分点。根据人社部对5万多家企业岗位监测数据显示,今年2-3月份,我国制造业岗位数量连续增长,增幅超过岗位总增幅1倍以上。据国家统计局调查,3月份制造业的PMI中的从业人员指数为50.0,这是58个月以来首次踏上了荣枯线。
重点群体就业加力。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稳定。数据显示,一季度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1万人,同比增加3万人,实现由减转增。
为何就业形势能够温暖向好?卢爱红指出,经济和改革发展形势的向好,对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经济发展看,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了6.9%,延续了稳中向好态势,主要指标好于预期;从结构上看,一季度服务业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到了GDP比重的56.5%,吸纳就业能力继续增强。
从改革红利来看,政府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放管服”举措深入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和税收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不断显现。经济和改革发展形势的向好,对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也要看到,今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两个特点:一是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我们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 新成长(爱基,净值,资讯)劳动力在1500万人以上,其中高校毕业生795万,达到历史高位,已经占到了新成长劳动力的一半以上。此外,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到300多万人,也需要在城镇有一定的就业空间。二是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产业 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技术进步所需的高层次和技能人才缺乏,一线员工也不好招,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同时,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和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增多,化解产能过剩职工安置任务也十分繁重。”卢爱红说。
卢爱红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将以确保完成就业任务为目标,以确保就业大局稳、重点群体稳为底线,切实抓紧抓好新政策的配套落地。同时加强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配合,强化对创业创新的鼓励支持,扶持新就业形态发展,强化职业培训和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