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评议省政府环保工作 创新监督方式 增强监督实效
图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听取云南省政府关于2016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报告现场。 蒋朝晖摄
◆本报记者蒋朝晖
通讯员朱江 朱冬冬
在日前召开的云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听取审议了云南省副省长董华作的《关于云南省2016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同时举行联组会议,对2016年度省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评议和测评。
从评议情况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2016年度云南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总体上满意,省政府2016年度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环境状况总体向好。
主持会议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百如指出,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评议及测评,旨在进一步督促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和人民群众监督,加强和改进环境保护工作。希望省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强整改落实。
精心准备夯实监督基础
副省长作报告,参阅材料达400多页20万余字
近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强有力组织领导下,全省环保工作整体不断取得积极进展,但局部区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与中央要求、与云南省特殊生态地位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云南省环境保护仍处于补齐短板的关键期。
自2016年开始,云南省依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把年度环境状况报告设定为人大监督的常规内容。2016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了省政府关于2015年度云南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属于全国首批落实新《环境保护法》、依法听取报告的18个省份之一,受到全国人大环资委的肯定。
2016年下半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云南进行督察,作了全面“环保体检”,指出云南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并存,有4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按照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的要求,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以问题为导向,将中央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着力点。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省人民政府2016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并开展工作评议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通过组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全面了解和监督云南2016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为推动云南实施“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战略、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积极努力。
《方案》明确了省政府报告和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评议的重点内容、工作方法和时间安排,提出了抓好工作落实的具体要求。
针对年度环境状况报告与省人大听取的其他专项工作报告有所不同、涉及到省政府多个部门工作、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的特点,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由省政府相关领导同志来作《报告》,而不是由省环保厅厅长来作。
6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了2016年度云南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会,省政府12个职能部门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汇报了相关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刀林荫在汇报会上明确要求,将省人大评议作为推动构建“大环保”格局的有利契机,省政府各职能部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积极配合牵头的省环保厅,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为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准备一份实实在在的“大环保”报告。
这次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向常委会议提供的参阅材料,不仅收集了云南省政府12个相关职能部门及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情况,还有16个州(市)人大常委会提供的当地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调研报告,文字材料达400多页20万余字。
针对环境状况报告中有许多专业化术语和科学指标,为便于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老百姓阅读和理解,《报告》中不仅有数据,有分析,还有纵向和横向的阶段比较。省环保厅提供的参阅材料中,除名词解释外,还绘制了2016年环境状况彩色图解,使《报告》更加通俗易懂。
着眼实效创新监督方式
今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工作评议、测评“三合一”的方式,形成监督合力,力求对省政府环保工作进一步实施监督,更加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在监督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前,全国省级人大听取和审议同级政府报告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并开展工作评议的先例不多,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增强监督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方案》明确,听取报告和工作评议要突出3个重点:一是环境状况,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和生态环境状况及环境风险情况;二是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包括云南省环境保护规划、环境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三是落实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云南反馈的主要问题的整改情况。
评议工作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工作评议并进行测评的方式,分为专题调研和交换意见、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并开展工作评议、评议意见的转办和跟踪督办3个阶段进行。
据了解,今年4月~6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采取派出调研组深入重点州(市)开展实地调研和预听取省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汇报等形式,了解掌握相关情况,注重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委托16个州(市)人大常委会结合自身听取环境状况报告的工作安排组织专题调研,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书面报告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汇总。
此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并开展工作评议阶段,分为听取省政府《报告》、进行分组审议、召开联组会议、测评4个步骤进行。
在7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联组会议上,由部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担任重点评议发言人,主要围绕省政府2016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环境保护督察、落实“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条”、自然生态保护、环境监管执法等8个方面工作进行了评议。随后,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2016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测评,现场公布测评结果为合格。
这次会议设计了由常委会组成人员当场给环保工作量化“打分”,评定“等次”,是加大监督力度的创新。
记者看到,《2016年度云南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测评表》测评结果按百分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测评内容分为三大指标:环境状况(30分)、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50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主要问题整改落实情况(20分),三大指标下细分了19项评议要素。与常见的工作满意度测评表不同,环资工委探索研究使用打分来细化、量化常委会委员对2016年各项工作的评价。
张百如指出,工作评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较真碰硬,聚焦热点难点,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云南省副省长高峰在发言时表示,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对照此次评议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监督执法,以实际行动推动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据悉,在8月~10月评议意见的转办和跟踪督办阶段,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将认真交办和督办评议意见,并向社会公开省政府整改工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