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盐务部门重拳出击 斩断餐桌隐形杀手

24.07.2015  17:51

  对于饲料添加剂,人们并不陌生。但如果有一天这种饲料添加剂悄然现身餐桌,而你却一无所知的话,相信每个人都会心怀忐忑而不知如何下箸。

  日前,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江苏警方会同北京等地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工业盐冒充食盐案件,涉及7省市,查明制售假劣食盐2万吨案值2000余万元。虽然此次案件涉及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江苏等7个省市,不包括云南,但来自云南盐务部门的反馈丝毫不乐观。据云南省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全省查处各类盐业违法案件459起,其中90%以上的案件是将饲料添加剂氯化钠、工业盐翻包加工成假冒的小包袋食盐,直接进入餐桌、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因此,人们在高度关注一起起用饲料添加剂氯化钠制售假冒食盐被查获的消息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保卫大家舌尖上的安全。

云南省盐务部门查获藏在简陋出租房里的制假加工设备。

  云南每年200万人吃假劣盐?

  多隐蔽在城郊结合部的城中村,面积不大的加工现场既是生产加工间,也是储藏间;肮脏的屋子里堆满了已经翻包好的小袋成品及大袋散装原料,包装袋上标注着饲料添加剂氯化钠,被翻包的成品牌子为“白象牌”;房间的中央是加工场地,加工工具有封口机、打包机、秤和被切掉一半的塑料瓶……这是云南省盐务部门工作人员在查处假冒食盐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面对的场景。

  据昆明市盐务局局长禹泽介绍,今年以来,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贩铤而走险,将工业盐重新包装成食用盐,向监管困难的地区销售现象日趋普遍。2015年5至6月,昆明市盐务管理局共办理涉盐违法犯罪案件200多件,查获制售假冒食盐原料饲料添加剂氯化钠及假冒食盐300余吨。

  “我正准备向云南省工信委报告目前的假冒食盐已经相当普遍,应引起高度重视”。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副所长黄文丽对已掌握的假冒食盐泛滥情况非常担忧,从他们入户调查的情况来看,在一些边远地区,有的一个县的假冒食盐已经达到了50%以上。

  来自云南盐化的销售数据表明,在假冒食盐日益猖獗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全省食盐销售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1万余吨,意味着按每人年消费食盐5kg计算,就相当于200万人吃的是假冒、伪劣食盐,相当于云南省一个人口数量中上规模的州(市)在吃不合格食盐。云南盐化市场部部长李中照分析指出,一般来讲,食盐的消费量不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基本比较平稳。“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只能说是大量假冒食盐流入了云南市场,从而导致销售出现了大幅下滑的情况。”李中照说,假如市场再恶化下去,那么全年就会有更多的人民群众在吃假冒伪劣食盐,情况很严重。

  与此相对应的是,仅昆明食盐市场,在之前短短3个月内就查获了300多吨假冒食盐。据了解,这些假冒食盐在经过简单的加工分装后,饲料添加剂氯化钠、工业盐“摇身一变”成为“白象牌”食用盐,通过极其隐蔽的渠道,悄然流向餐桌。

  近年来,云南盐务部门不断采取查市场、堵源头等手段,全方位监控食盐市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食盐的违法行为,提高碘盐覆盖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但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私盐、劣质盐、非碘盐、工业盐、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等假冒食盐的违法行为,在云南偏远地区仍呈上升趋势,一些不法分子明目张胆地制假、贩假,甚至形成相当规模的加工窝点和集散地,大肆冲击食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