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春播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本报记者 刘晓颖
“去冬今春,是我省近5年来农业生产气象条件最好的年景。冬季农业开发成效明显,预计全省冬农开发总产值达380亿元,同比增加20多亿元。夏粮播种面积1834.8万亩,同比增长0.6%,小春有望丰收……”一季度农业发展成为“云南经济春季报”的亮色。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把这句话放到今年经济增长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聚焦到接下来的那“另一半”上,突出云南农业发展“质”与“量”的关键点,把握农业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趁势积极“进”,稳中主动“为”。
拿出担当精神
挑起粮食安全的担子
春雨贵如油。今年入春以来,几场雨,飘飘洒洒滋润了云岭大地。经历过持续干旱的云南人,心头真有点风调雨顺的喜悦。
但农业生产不能完全靠天吃饭。去年以来,粮食市场价格走低,玉米、食用油、蔬菜、生猪等不少农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如果这一情况延续,将导致种粮的比较效益下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我省常用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40%左右,水利化程度低的瓶颈仍然制约着农业的高效稳定产出。
对于云南这样一个山多地少的粮食产销平衡区来说,尽管实现了粮食总产量“十二连增”,但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的首要任务,也是云南经济社会稳定的“压仓石”。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今年的粮食生产同样是一场硬仗。
据了解,春播粮食面积占我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70%以上,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86%以上,抓好春耕生产至关重要。来自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目前大春备耕进展较好,截至3月底,完成大春农作物播种1465.8万亩,同比快31.4万亩,农资市场价格稳定,供应充足。
这是一个好势头,完成4700万亩的大春播种面积,稳定住6500万亩以上的粮食播种面积,实现今年粮食产量1860万吨以上的目标就有了最牢固的基石。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春耕生产暨水利建设工作现场会议明确要求,要及时将大春播种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和村社,责任到人到田。会上,省长陈豪强调:“稳面积是稳粮最基础的措施,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粮食播种面积不允许虚报,粮改非决不允许瞒报。”粮食产量蝉联全省之首的曲靖市已下发通知,明确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年度综合考核。
今年,中央和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强农惠农政策举措,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比2014年增长了4.2%左右,现在的关键是让这些“利好”落地,既要做好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兑付工作,又要全力抓实科技增产这篇文章,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2014年我省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最有力的支撑就是科技,依靠十大科技增粮措施,狠抓高产创建,去年全省粮食生产取得了单位面积产量275.2公斤/亩,同比增加4.9公斤的成绩。
只有打好“明确的政策信号、稳定的增长预期、有力的科技支撑、良好的公共服务”这套组合拳,今年的稳粮工作才能过关。
突出比较效益
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
“云南咖啡这么牛,你知道吗”“世界上有个菜园子,它就是我家云南”“云南的茶你喝过几种”……4月中旬,我省有关部门对外发布云咖、云牧、云茶、云菜等一系列高原特色农业的产业发展信息,一些微信社交圈出现了少见的“农味”,有评论说:原来,云南的农产品这样有魅力。
作为农业大省的云南,虽然粮食生产困于“山”,但农产业提质增效的潜力也蕴含于“山”。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这为云南茶叶、咖啡、核桃、果蔬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也为云南农业增加比较效益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去年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李纪恒对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出要求——稳住粮食生产,充分发挥云南农业物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
一季度,全省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稳步前行。蔬菜种植面积为350万亩,同比增加5%,产量420万吨,增加3%;咖啡面积190万亩、增加2%,产量11.8万吨,增加1%;水果、茶叶、甘蔗、橡胶面积保持稳定;猪、牛、羊的存栏、出栏数均实现增长;而淡水渔业的产品产量增长了8%,产值达26.2亿元、同比增长12%。
但要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打造全产业链和壮大龙头企业这两个难题避不开、躲不过。我省80%以上的农户已进入到包括特色农产业在内的生物产业发展链条中,但全省主要生物产品加工率仅为48%。
我省农业不强,最根本的是农产品加工业不强;农业效益不高,最根本的是产业链条不长;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不高,主要是缺少一批竞争力强、在全国叫得响的大龙头。
农业要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现代农业是抓手,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主攻方向,培育主体、打造品牌、改善服务是工作重点,一定要围绕今年的市场变化,抓实农产品转化加工、农产品流通、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加速科技体系、标准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供应链延伸到全产业链。
省财政厅将通过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资金等农业产业化资金政策机制创新,引导各地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品牌农业。省农业厅强化项目资金扶持,开展各类经营主体政策研究,加快推出发展意见。省金融办着力实施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双百”行动,实现1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融资需求得到100%满足,引导金融服务下沉下移。
据测算,以生物资源开发为主的轻工产业带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增加300万个就业岗位,且投入远低于重化工业。对重化工产业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增长格局进行调整,已成为我省经济的新常态。在工业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各地如果善于运用特色农业的产业联动效应,拿出真金白银的举措,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增长保民生的道路会平坦不少。
注重融会贯通
全力开动深化改革这个引擎
“滇东粮仓”陆良县有个恨虎坝,2014年10月30日,这里因为发布了全国首份社会资本建设管理和经营农田水利工程招商公告,尝试通过改革,打通水利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而引发极大关注。
作为全国水利改革试点,恨虎坝中型灌区创新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让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实现“两头接”,破解农田水利投资和管理长期由政府大包大揽,重建轻管、管而无效的局面。目前,工程已全面完工,确保了大春在最佳节令栽种。这就是改革释放的红利。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凸显的种种问题,主要集中在长期积累下的质量与效益的矛盾上,唯有打破旧思维、旧机制,才能走到创新驱动的新天地中。
在不久前的全省春耕生产暨水利建设工作现场会上,有一个问题被提及。目前,我省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比例仅有20%左右,规模经营滞后成为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悉,国务院考虑出台新的措施,将部分补贴资金整合在一起,集中用于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要把握住机遇,就要加快改革,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研究出台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措施。
“注意研究国家政策导向。”这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的工作思维。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联动——上一级的导向是破题立意,各地的“下篇”则要铺陈展开,各显精微。
今年初,国务院部署加快西部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措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新机遇,正全面加快相关工程的前期工作;中央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为做好相关基础工作,省农业厅今年将再启动50个县的农村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省财政厅将创新支农资金整合机制,积极采取贴息、补助、参股、担保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领域……在深化改革的政策导向下,不管是拓宽金融支持渠道,创新水利投入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实践,还是明晰产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流转改革,或者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创新,必定会得到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空间,从而找到项目抓手,加速难题破解。
今年农业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现在需要的是上下贯通,一气呵成,把整篇改革文章做好。云南实现跨越发展需要速度,“‘云南速度’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高效率的工作、强有力的执行。”省长陈豪在全省春耕生产暨水利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这句话提醒我们:季节不等人,农事催人紧。只有狠抓工作落实,才能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新有利条件,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