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世界名片”
七彩云南,是享誉世界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是气候多样性典型地区,是生物多样性宝库。
2011年以来,云南省聚焦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至2014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升至全国第14位,高原特色农业成为云南又一张响当当的“世界名片”。
我省“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的做法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
找准定位 扬帆起航
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4%,境内气候优势独特、生物资源丰富。云南高原特色优势农产品一直广受国内外欢迎,但全省农业同时呈现“小、散、弱”特点,农业综合实力排名全国靠后。
如何用现代化理念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式发展,云南省一直在努力探索。2011年11月,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调快调优一产,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吹响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新号角。
2012年6月,全省高原特色农业推进大会在曲靖隆重召开,拉开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序幕。同年9月,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描绘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蓝图。
“高原特色农业”定位的提出,标志着云南农业找准了焦点,并且由此从跟随型向自主型深度转型。云南立志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体现云南特点、彰显云南优势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央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各部门齐心合力、奋力拼搏,坚定不移地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全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立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缘区位优势、气候优势、水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物种资源优势、产地生态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八大优势”,以创基地、强监管、拓市场、搭平台为重点,通过差异化、凸显特色化,打高原牌、走特色路。
力行标准 固本强基
我省高原特色农业坚持用标准提升特色,用标准壮大品牌,用标准增强竞争力。
我省紧紧围绕“推动发展、加强监管、打造品牌、提高效益”的目标,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农业标准化建设,着力打牢品牌基础。把发展“三品一标”作为推进农业标准化、打造农业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具体措施来抓,有力地推进了我省“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省共制定发布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960个,推广各类标准6000多个。建立了10个“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20个“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同时,加强农产品监管,全省定量监测样品5000个(批次),综合合格率达99%,水平居全国前列,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车及县乡农产品检测机构共完成快速检测样品30.9万个以上,未检出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是未发生重特大质量事故的四个省之一。
2014年,全省累计“三品一标”有效认证登记单位787家,产品1711个。全省累计共有“三品”有效获证企业728家,产品1652个(含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累计认证面积580.88万亩,畜禽养殖规模10708.51万头(只/羽),年总产量566.19万吨,年总产值244.41亿元,年出口量7.76万吨,出口额49174.82万元。
云南农业标准化推广位居中国西部省区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培育品牌 风生水起
云南充分发掘畜禽、水产、粮食地方品种资源,打造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优势种质资源品牌,评定了“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六大名米”,有效提升了全省特色畜禽、水产品、粮食种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农业、畜牧养殖业以及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特色品种的种养殖推广、市场开拓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优质名牌农产品的生产和农业品牌的打造孕育良好的基础,是我省打造农业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
经过多年努力,到目前,云南农产品有21个获中国驰名商标,59个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认定云南名牌农产品七批424个产品。
大力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我省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培育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产业品牌,茶叶、咖啡、花卉、橡胶、蔬菜等产业已享誉国内外。
多年来,全省许多地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选择最适宜本区域生产的农产品作为主导产业和产品进行培育和发展,把云南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规模影响力大的品种和产品列入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培育出如云南普洱茶、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斗南花卉、昭通天麻、丘北辣椒等一批特色明显的区域品牌。我省农业(畜牧)科研人员通过30年努力,培育出的“云岭牛”是我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头肉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杂交选育的第四个肉牛新品种、南方第一头肉牛。生产的种畜、冻精及杂交牛新增产值近10多亿元,奠定了我省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热区肉牛品种资源的优势地位。2014年底,我省建成“一村一品”专业乡镇106个,专业村777个,被农业部授予五批共36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专业村中有45个产品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37个主导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为农业品牌发展提供扎实的产业和地域支撑。
品牌建设力度持续加大。2014年,我省开展品牌创建示范区项目42个。2015年,我省五个合作社的5个农产品品牌被授予“全国百个农产品品牌公益宣传活动”称号。
加快发展 龙腾虎跃
我省高原特色农业不断取得扎实进步。
农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4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达2958亿元,居全国第十四位,较2010年增82%,年均递增16%。农牧渔业增加值达1822亿元,居全国第十四位,较2010年增86%,年均递增17%。农产品加工产值1951亿元,比2010年增120%,年均递增22%。
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2009年至2014年,全省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地960万亩,高标准农田(地)达到1500万亩,占6800万亩常用耕地的22%,比2010年提高9个百分点;全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46%,比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4%,比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全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39278人,其中正高职345人、副高职5357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276人、3191人,分别增400%、147%。
高原粮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201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762.3万亩,居全国第十一位。粮食总产量1860.7万吨,较2010年增加330万吨、增21.5%。粮食生产克服了四年连旱影响,连续跨越360亿斤、370亿斤台阶,居全国第十三位。小杂粮种植面积869.3万亩,产量132.2万吨,名列全国前茅。云南共有大麦、燕麦、荞麦、青稞、豌豆、蚕豆等60余种优质特色小杂粮,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成为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产品。
特色经济作物量效齐增。2014年,全省蔬菜、油料、蚕桑、水果、甘蔗、橡胶、咖啡、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971万亩,比2010年增加1743万亩、增41%;农业产值1805亿元,增加876亿元、增95%。目前橡胶、咖啡、花卉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甘蔗、茶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蚕桑面积居全国第三、产量居第五;马铃薯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五;蔬菜、水果面积均居全国第十一、产量均居第十五;油菜面积居全国第十四、产量居第十六。
山地牧业快速提升。全省草原草山面积2.29亿亩,其中万亩以上连片草场1048片,草原面积居全国第七、南方第二。全省肉类总产量达699.2万吨,居全国第十二,较2010年增43.2%。生猪存栏居全国第五、出栏居第七。肉牛存栏居全国第三、出栏居第七。肉羊存栏居全国第九、出栏居第十。禽蛋产量居全国第二十一,奶类产量居全国第十五,奶粉出口居全国第一。饲料产量600万吨,产值250亿元,均居全国第十七。省农业厅属省草地动物科学院培育的“云岭牛”新品种顺利通过了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4个、南方第1个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
淡水渔业快速发展。全省共有淡水鱼629种,其中土著鱼594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的41.2%,居全国之首。2014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20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87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94.7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20%、80%、130%。淡水养殖产量居全国第十四、西部第三(仅次于广西、四川),其中罗非鱼产量居全国第四,鲟鱼产量居全国第三。
花卉产业继续做强,引领世界。201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105万亩,综合产值388.5亿元,出口总额2.5亿美元,花卉企业1770家;从业人员80余万人,花农收入90亿元。除花卉企业下降6.3%外,其他主要统计指标环比不同程度上涨,增幅在2.3-14.1%之间,其中总产值增幅最大,花农收入增幅最小。至此,以鲜切花、种用花卉、地方特色花卉、绿化观赏苗木和加工用花卉为主的多元化花卉,与旅游、养生、保健、加工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劲势头。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云南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鲜切花、大花蕙兰、地方特色花卉等观赏花卉主产区,世界知名的花卉交易中心。
走向世界 策马扬鞭
云南狠抓龙头企业培育。2014年,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96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6户、省级龙头企业604户;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25亿元,其中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45户,10亿元以上20户,20亿元以上10户。建成省级精品农庄7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28784个,合作社成员60.1万户。
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成效显著。近几年来,我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到北京、上海、湖北、河南、河北、安徽、陕西、深圳以及台湾、香港、澳门、迪拜、土耳其、俄罗斯、泰国等地参加展览展销,举办专场推介、产销对接和招商引资活动。参加各类展会一万多家(次),参展产品20多个大类6000多个品种,累计实现各类意向协议金额达870亿元。
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形象、感受直观的农产品推介活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持续快速提升。我省农产品出口已达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蔬菜已占供港蔬菜30%以上,供港蔬菜量全国第一位。农产品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大宗出口产品,直接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第一。2014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28.9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顺差达14.4亿美元。
主动融入互联网销售时代,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共同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的合作共识后,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依托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挖掘特色、培育名优、打造品牌、扶持龙头、广辟渠道,提升我省农产品“线上”、“线下”市场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效的促进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加快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走向世界步伐。
5年来,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云南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实力基础,雀巢、嘉士伯、联想、统一、康恩贝、新希望、雨润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知名大企业进驻云南投资高原特色农业。2014年全省农业招商引资额达到190.6亿元,是2010年的5倍。
“走出去”成效显现。全省到境外投资农业企业达139家、占全省总数的27.6%,投资额3.78亿美元。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深,先后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帮助培训境外农业技术人员800余人次。在境外建立动植物疫情监控点8个,有效防堵了口蹄疫等境外动物疫情和老挝蝗灾等境外植物病虫害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