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野生菌装满孩子“小金库”

06.10.2014  17:37

买菌子了,有‘小乌菌’、‘大乌菌’、‘喇叭菌’。”7月27日,笔者驾车经过巧家海拔2000米以上的药山镇将军树和老店镇红土村等地,路边三三两两小孩守着装满整齐野生菌的一排排提篮,每经过一辆车,孩子们对着乘客叫卖。

当前是野生菌大量生长的有利时期,也正是学生的假期。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高寒山区,小孩们小的六七岁就会拾野生菌卖了,大的也就十来岁。他们年龄虽小,但在山上放牛羊,游刃有余;家中喂牛喂猪、做家务,手脚麻利;路边摆地摊、找零花钱,不怯生人。

就读于药山镇团堡村六年级的学生李昌秀对指着周围的松林向笔者介绍:“早上天刚亮就起来上山捡菌子,每天要卖四五提篮,六十元钱左右的收入,卖了买衣服穿,或是存起下学期读书的时候用。”李昌秀父母介绍:“孩子虽然小,但两个假期和周末至少也要卖三四千元钱。

这是‘小乌菌’,非常香,只是要难洗一点;这是‘喇叭菌’,又嫩又脆,可以炒来吃,也可以炸了吃……”。李昌秀和几个同伴还不停地向过路的人推销野生菌。每经过一辆车,乘客都忍不住下车选购,或是多看几眼卖菌的小孩,一位乘客嘴里还夸赞道:“多么懂事的小孩!

谈起对野生菌的了解,这里的小孩不比大人差,他们知道什么菌可以吃,什么菌有毒;还知道哪种野生菌好吃,怎么炒出来香。当地小孩还唱道:“春天掐蕨苔,夏天捡菌子,秋天摘羊奶果,冬天撤松果咯(摘华山松果),过年放鞭炮喽,啪啪啪”;“菌子美,菌子妙,打着小伞叫;菌子嫩,菌子香,吃了一碗还要喝汤;煮菌子,炸菌子,吃了就想一辈子”。

在偏远的高寒山区,当地的群众生活方式比较单一,生存条件比较差,留守儿童相对较多。暑假、寒假来临,孩子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大山“捉迷藏”,与马牛羊“赛跑”,三三两两的小孩一起在大山里掐蕨苔、拾野生菌、摘羊奶果和华山松果,除了把父母安排的事情做好之外,还把“战利品”摆在路边变卖,存起“小金库”,以备过年过节买件新衣服,天冷了买双袜子暖脚,开学了买个本子,或是买点零食。

最近几年来,云南巧家以建设“森林巧家”、“美丽家园”为目标,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管则管”的原则,深入实施天然林管护、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配套荒山造林等工程,全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林文章”、打好“绿色牌”,森林面积不断壮大,为野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同时也装满了孩子们的“小金库”。(通讯员 胡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