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耕文化丰富多彩 细数乡村里你不知道的魂与根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们曾引以为豪、滋养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农耕文化被渐渐湮没。如何守护传承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意见》,专家学者献计献策,共同的目的是保护传承好农耕文化—— 留住乡村的魂与根
美编 郭金龙 制图
在几千年的漫漫岁月里,古老高原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耕稼穑、养桑蚕、织衣帛、制陶鼎、造文字、制音律、占日月……她们散落乡野,却刻录着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积淀着人们的深层精神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云南哈尼稻田所在地,农村会唱《哈尼四季生产调》等古歌、会跳哈尼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少。”他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教诲正成为云南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强大推动力。最近,我省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刻阐述了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我省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如何保护传承好农耕文化,留住乡村的魂与根?路径是什么?目标怎样实现?听听有关专家学者的解读和建议。
价值
“七彩云南”最厚重的底色
省委农办社会处处长尤石和认为,就“农耕”词语的文化内涵而言,“农”是功能,“辟土殖谷曰农”,其动机首先是扩大农产品来源。“耕”是方式,其首要目的是提高生产率,“耕”不仅仅局限于土地耕作,应理解为生产。农耕经济一旦形成,就要不断完善其自身的组织功能和社会形态,也会不断创造、传承、发展属于自己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我省农耕文化门类众多、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包容性、稀有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农民无法割舍的精神命脉。
近年来,我省在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上不断探索,成效明显。
——出台颁布多个地方性法规,开展立法保护;进行资源普查,开展抢救性保护。在初步查明我省各民族文献古籍有10万余册(卷),口碑古籍上万种的基础上,近5年来,平均以每年征集入库1000多册(卷)古籍珍本和善本的速度加快抢救步伐;
——建立传承基地和保护名录。建立起阿诗玛创世史诗、彝族海菜腔、傣族制陶、藏族锅庄、白族扎染、傈僳族民歌等传承基地,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民间艺人3716人;
——建设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整体性保护。全省有6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被确定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原生态保护;
——文化与产业融合,开展生产性保护。对一些群众基础好、有市场前景的传统技艺,进行开发性保护。如,鹤庆县新华村铜银制作、建水紫陶烧制、迪庆尼西黑陶制作、马关阿峨村版画、石林阿着底村刺绣等走入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同时,植根于农耕文化土壤创作出的《云南映象》、《丽水金沙》、《木鼓欢歌》等一批反映云南农耕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代表性文艺作品,同样收获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此外,强化宣传展示,进行活态性保护;采取抢救、修复、加固等措施,保护特色民居,开展本真性保护……多形式、多途径的保护传承,让云岭大地的很多地方还较完整地保存着祖先遗留下来的生产技艺、耕作制度、习俗、礼仪、节庆、服饰、语言、歌舞、建筑等特色鲜明的云南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