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一周年 高原特色农业香飘四方

12.01.2016  10:54

岁末年首,当北方大地上还在冰雪飘零、天寒地冻时节,阳光明媚、天朗气清的红土高原开始迎来了冬季农业丰收的欢乐时光——从雪域高原到红河之滨,从哀牢山麓到金沙江畔,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垂直分布的立体气候特征令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精彩纷呈,云南大地到处瓜果飘香。

绿色引擎 动能强劲

2012年9月,省委、省政府推出《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开始提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几年来,我省坚定不移地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气候优势、物种优势、生态优势和开放优势,成功探索并打造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体现云南特点、彰显云南优势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4张名片。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要求:“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2015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特色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拓海内外市场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从而以差异化、特色化竞争,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继续巩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优势,闯出一条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局部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等严峻挑战下,云南现代农业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良好态势,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绿色引擎。初步预计:2015年全省农牧渔总产值达3457亿元,同比增6%;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153亿元,同比增长14%;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76元左右,同比增11%,超额完成年初省人代会确定的增5.5%目标。

云南澳洲坚果加工成为特色产业,图为云澳达加工厂。记者张彤/摄

深化改革 焕发生机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动能强劲、逆势增长的奥秘,源于三农领域不断深化的一系列改革。

过去一年,云南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不断啃“硬骨头”和趟“深水区”,一系列关联互动的改革举措从纸上走向田间地头,土地、林权等“沉睡”的资产被改革的春风逐渐唤醒,水价改革、引入社会机制参与水利建设等水利改革陆续破冰。通过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用改革的办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和积累解决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的经验和对策,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力,掀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目前,全省已有108个县(市、区)、410个乡(镇)、3217个村开展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流转耕地、茶叶地、橡胶地、果园地、咖啡地近2000万亩,流转率达到25.7%,为加快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施甸县山邑村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广大农户从一份土地上可获得租金、分红和工资3份收入,曾经荒置的土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最大红利,仅此一项,就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多元,集体经济收入翻了3番。陆良县三岔河镇清河村委会通过实施土地大规模有序流转,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蔬菜、食用菌两个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优势产业,亩均效益是种植水稻和蚕豆的好几倍,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宣威市集中有序流转土地15万亩,建成了落水镇的重楼、东山镇的蓝莓、来宾镇的金银花等46个特色产业园区,带动了全市70万亩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特色产业产值14亿余元。

2015年,我省继续加快现代农业特色基地建设,通过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加工,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的钥匙开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门。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保山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基地,加快基地向适宜区集中,目前已打造优质特色基地800余万亩,全市农业人口人均达到4亩。红河州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变分散开发为板块开发,选择蒙自、开远等6县市13个片区,建设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引领全州农业现代化发展。大理白族自治州采取系列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聚集,使核桃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成为全州覆盖面积最广、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大的富民产业。

澄江县开展蓝莓标准化生产。记者张彤/摄

投资洼地 蓄势发力

随着全省现代农业产业规模的迅速提升和市场价值的不断显现,更多具有敏锐市场意识的企业开始投身农业,以资本雄厚及市场营销能力强大等优势,进一步提高了云南农业的组织化、科技化、品牌化和深加工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015年,通过建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等举措,全省农业招商到位资金261.2亿元,同比增长35%。与此同时,通过政策鼓励、项目支持、跟踪服务等多种方式,我省切实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全省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了3060户,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697户。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350亿元,同比增12%。

在努力加快产业及品牌建设的同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市场开拓工作也不断加码,精准发力。2015年12月8日,一场主题为“云南特色·冬农魅力”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展示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举行,花卉、蔬菜、水果、普洱茶、螺旋藻、咖啡、食用菌、魔芋、三七、天麻等1000余种具有云南特色的优质生态农产品,受到北京市民和来自海内外的采购商青睐。

为了加快“走向全球”的步伐,2015年,我省相继组织开展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泰国、土耳其、香港、澳门等一系列专场推介活动。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突破3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7%,稳居西部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个人、合作社和企业开始发力“互联网+”,越来越多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借助互联网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像一片五彩缤纷的花朵,在全国消费者心中绚丽地绽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在指尖上采撷,在宽带上增收,在键盘上小康的时代悄然来临。

循足迹·看变化

版纳橡胶种植 记者张彤/摄

”出土地黄金“”解资金难题

2015年12月的红河两岸,依然一派繁忙,石榴、香蕉刚刚“谢幕”,枇杷、柑橘又粉墨登场,农业四季歌在丰盈的土地上回旋悠扬。

努力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美丽家园上迈出新步伐。”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怀里揣着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走多远都不愁。”和其他村民一样,土地是建水县岔科镇阻塘子村村民钱永林的“命根子”。可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钱也想出门打工,由于心里放不下,始终迈不开脚。去年,他把30亩地“”给了种植大户,每年有5万多元的收入。

钱永林,只是红河州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受益者之一。

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红河州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范围逐步扩大,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完成林地确权颁证2062万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确权23万件,承包地确权颁证41.7万亩,高原特色农业中示范区中宅基地和房屋确权颁证327.7万平方米,林木确权颁证也在有序推进。

确权不是目标,促进产权流转,唤醒农村沉睡的财富,才是最终目的。” 开远市农办主任李剑伟介绍。

按照“稳制、分权、放活”原则,红河州建立完善农村产权评估、交易、流转、抵(质)押、担保等制度,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入股、转让等方式规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租金递增、反聘务工、订单保底、加盟合营、入股返利、反租倒包、利润分享等方式与农民联合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创新农业投资公司“流转储备土地,统筹建设基础设施,引进主体规模经营”模式,促使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带动农业向规模、集约、高效方向发展,实现农民转为“地主”、工人和股东。至2015年6月,仅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内流转土地48.3万亩,形成万亩以上规模产业带24个。全州近半数农村劳动力转为产业工人,43万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推动了农村社会变革和新型城镇化。

然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提档升级,金融是核心支撑,这正是长期困扰农村地区发展的一道难题。如何注入源头活水?

林果贷、苗木贷、牲畜贷、商标贷……如今,随着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越来越多“接地气”的农村金融产品在红河诞生,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找到了一把钥匙。

打通融资血脉,带来的变化不只是纸面上的数字,更是鲜活的故事。

泸西县午街铺镇杨柳坝小组组长邢永能拿到了期待已久的“果权证”,“有了证就可以到农村信用社办贷款,到时候,我扩大高原梨、桃子种植规模的钱,就不愁了。” 改革渐行渐深,农村蓄积已久的活力渐次迸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欣喜地发现,土地能让自己“求温饱”,更能让自己“奔小康”。

心里话·捎北京

昆明虹之华创新菊花品种获国内外授权 记者孙晓云/摄

抱团发展比单打独斗好

在通海,无论山区、坝区,农民都种菜。我们村的菜根本不用挑到市场上卖,都是各地客商直接到地里收菜。”杨广镇五垴村村民吕林是通海县蔬菜种植大军中的一员,两口子“”的8亩菜地主要以种植甘蓝、大白菜、萝卜等为主,这8亩地让一家5口人的生活红红火火。

几年前,由于资金、技术、菜价不稳定等因素,吕林除了经营自家的几亩地之外,还要靠四处“倒菜”,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然而,从保山、大理、曲靖收来的菜拉到通海,经常因为不够新鲜,价格“大打折扣”,这样一年下来,根本赚不到几个钱。

2014年,吕林加入当地农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在自家蔬菜品种和技术上下工夫,随着质量提高,销路稳定,吕林的收入不断翻番,如今仅卖蔬菜年收入就达9万元。“合作社其他社员种菜收入普遍有5至8万元,最高的有十多万元,比之前单打独斗效益好多了。”吕林说。

下一步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再引进一些蔬菜新品种,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吕林说。

年初赊账 年末还钱

通海县广源冷库前的平地上,吕江河正与工人们将一箱箱刚从地里收来的新鲜蔬菜分拣后装车。不用多长时间,这些蔬菜将出现在省外的市场上。

自2012年通海奥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理事长吕江河已经租下3个冷库用来堆放合作社待销的农产品。“成立之初我们6个会员凑了13万作为合作社启动资金,经过3年的发展,如今合作社入股资金已经超500万元。”吕江河说,合作社社员从起初的6人已经发展到现在的375人,合作社的服务内容也更加丰富,如为社员提供资金互助,农资赊销,农产品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等。

了解到我们山区农民购买农资困难的实际情况,合作社在年初把农资统一赊给我们,我们年末拿到售卖蔬菜的收入后再还给合作社。”合作社老社员管家喜说,合作社一系列的服务,解决了农民发展蔬菜产业常常面临的资金、技术等问题。

合作社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经营模式,更是让蔬菜产业发展高效化、品牌化。2015年,合作社销售蔬菜超4000吨,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当年还被评为玉溪市级示范合作社。

用现代理念发展蔬菜种植

又是一年冬早蔬菜热销季。天刚刚放亮,元谋县老城乡尹地村委会小西村田鑫农场蔬菜基地大棚里,近百名工人就忙着采摘番茄,为当天24吨的订单备货。

以前这里都是荒山荒坡,通过两年来的土地平整、排沟设渠、搭建大棚,1000多亩土地种植了甜椒、黄瓜、番茄等蔬菜,去年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达800多万元。”38岁的文志聪是田鑫农场的负责人,从事蔬菜种植、批发交易已有12余年。2012年,文志聪和几个合伙人成立了田鑫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社员300多户,每天用工近200人。

以现代农业的理念来发展蔬菜种植,大有可为。”在满眼碧绿的田鑫农场蔬菜基地里,文志聪信心满满。通过大棚、滴灌、生物生态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现代农业手段,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有了保障。“因为品质有保证,我们与广州、浙江、福建等地的超市和批发市场已达成长期供应协议,每天销售出去的蔬菜有100多吨。

在元谋,像田鑫农场一样发展势头强劲的规模化新型农业主体还有很多。自2014年11月5日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以来,元谋就通过放宽主体登记限制、名称登记条件、资本准入门槛等,积极引导和鼓励种养大户创办家庭农场,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热议·点赞·期待

文山苗乡三七科技园 记者孙晓云/摄

▶弥勒市农科局党组书记李云:

深化农村改革,给农民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把手里的资源变为资产、资产变为资本,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了更多更有效的渠道。在竹园镇,农民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种植鲜切花,科技培训名额成了“香饽饽”,农科人员从过去卖菜籽、农药的销售员,变为田间地头的辅导员。期待今后加大科技培训投入,让更多的科技人员,为现代农业服务。

▶开远市卧龙米业总经理李文祥:

2015年,开远市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一连增”,农民种粮一样可以增收致富。从1998年起始,我们在老燕子村引进优质稻谷品种“云恢290”种植,从那时起,“云恢290”成了老燕子村的当家品种,水稻种植成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机耕、统一栽种等“七统一”,每年可以节约29.87万元的生产成本。破解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制约,就是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元谋县农业局副局长周国华:

希望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的扶持力度,通过发展农业规模化种植经营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承包“四荒”地进行开发,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和特色经济林果种植。同时,“贷款难”也是元谋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希望能为想发展生产的农民提供农业融资平台和有效的农业贷款,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通海五垴山村委会主任管家喜:

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带领村民做大做强种植养殖产业、运输业,在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的开发上下工夫,有经济优势的农作物实现规模种植,对本地较成熟农产品在深加工方面进行探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澄江县广龙社区村民张师傅:

对于我们这些在庄园里上班的农民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企业,自己在家门口上班,收益稳定、又能照顾家里,规模农业效益好,一年下来分红也不错,纯收入达到4万多元。(云南日报 记者李树芬 吕瑾 陈怡希 杨建华 王淑娟 通讯员魏道俊 张龙宝)

云岭时评

补齐短板 做强品牌

易晖

发展现代农业是云南做强农业的关键。2015年,我省毫不放松地抓紧“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为扶贫开发、稳定社会大局奠定了基础。然而,在粮食连年丰收背后,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还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经营方式小而散,部分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品牌不响、产销脱节等困难和问题。因此,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云南需要补齐短板,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结构性改革,推动云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近年来,消费者的理念渐渐成熟,不再盲目追求产量高、卖相好但品质差的农产品,当下的现代农业将减少污染的生物农业、智慧农业作为发展方向。同时,一些现代农业企业在规模化经营中如果不协调好与农民的利益共享关系,就难以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做强高原特色农业首先要坚持高起点,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做强高原特色农业,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今后,我省需要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丰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一批商贸流通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合作社承接财政支农项目。同时,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让高原特色农产品不断漂洋过海,根据市场新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我省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农产品走出去的短板之一,为此要加强农村流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改造升级一批大型线上线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并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刺激和引导农村消费。而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更多依靠加快农产品品牌创建步伐开拓市场,更需要“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共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