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白血病患者重生之门 昆医附二院成功开展西南地区首例“微移植”手术

31.05.2015  02:14

  供者造血干细胞采集

细胞处理

造血干细胞采集

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日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成功开展了西南地区首例“微移植”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为云南省内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带来了健康的福音,也把云南省的白血病移植技术提升到和国际同步的高度。

患者黄先生,今年62岁,2014年11月,不明原因晕倒后就诊附二院,收住特需病房,血常规检查提示全血细胞减少,转血液科,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流式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相关检查,临床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型,标危。诊断结果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为了验证诊断,又请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省外专家的诊断与昆医附二院血液科的诊断一致。

虽然很难接受这一现实,但是病情发展已不容等待,于是科室开始根据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治疗。经过一疗程IA诱导化疗方案达到完全缓解,再行两疗程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化疗,化疗中并发毛霉菌、细菌感染。

考虑患者属于老年AML,预后差,机体耐受性差,既往化疗中造血恢复慢,又并发有致命性感染,而传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大,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发率又太高,于是张铀主任决定进行科室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微移植,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病情复发,这是对该患者最好的治疗选择。

于是科室张铀主任、患者主管医生刘月波和毕慧副主任医师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邀请北京307医院血液科郭梅主任来昆为患者进行会诊,决定为患者实施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微移植治疗。“微移植”即在常规化疗的同时分次为患者输注经过北京307医院实验中心专利技术处理的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速造血重建,提高了化疗耐受力。该方法在治疗恶性血液病与传统化疗或移植方法相比优势在于:微移植后病人形成供者细胞微量嵌合体,不仅可产生移植物抗肿瘤作用,还可诱导患者自身产生抗肿瘤作用,移植过程中几乎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且无需采取任何药物进行预防。

目前,该院血液科已有数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正在接受微移植治疗前筛查。“微移植”具备传统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强、造血恢复快的优点,但又巧妙避免了“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传统移植的难题,非常安全,简便,并发症轻微,且移植费用低。“微移植”不受病人年龄和HLA配型限制,家族或无关不相合供者均可接受这种治疗,故供者范围选择较广,为恶性血液病提供了新的更加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接受微移植的患者六年总生存率为80%。

根据科室张铀介绍,附二院血液科是目前西南地区“微移植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IMCG-EMAL)”的唯一成员,入组成员包括有北京307医院、杜克大学、南加州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苏大附一院、唐都医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