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建20个智能垃圾分类点 按类投放还有货币奖励
出现在呈贡街头的智能垃圾分类点 林霞/摄
近期,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呈贡新区几条街道的路口多了些绿白相间的“大盒子”,“盒子”正面平台有四个箱子。据了解,这是呈贡区城管局引进的智能垃圾识别系统,在新区各街头新建的20个智能垃圾分类点。等这些垃圾分类点正式启用,这些个大箱子将承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优化呈贡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为了加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呈贡区城管还为之配套了一套垃圾分类货币奖励制度。
近年来,生活垃圾的组成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再利用的成分也在不断增加,垃圾分类收集的时机已经成熟。今年2月,区城管局开始与成都亿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垃圾分类系统,系统具备远程视频监控、语音实时交流、计量数据实时交互和第三方支付等功能。
首批垃圾分类系统共20个点。目前,呈贡区已摆放了5个智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箱体,分别位于朝云街七彩云南商场门口、谊康北路惠兰园东门、春融街与谊康北路交叉口东南角、春融街与彩云南路交叉口东北角移动公厕旁、和谐路吉安街对面春城公园旁。
每个垃圾分类点设置4个垃圾桶,分别投放金属、玻璃、纸质类垃圾和塑料。等垃圾分类点正式启用,市民投放相应可回收生活垃圾并扫描分类箱体上的二维码后,垃圾回收方即可直接对投放人进行电子货币奖励。
呈贡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垃圾分类点智能识别系统正在调试中,电路和宽带正在进行安装,预计9月下旬将完成全区20个智能垃圾分类点的建设工作,建成后市民根据收集箱上的投放须知便可操作,得到略高于二次回收利用市场价的货币奖励,期间,区环卫指挥平台将对垃圾分类点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呈贡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垃圾分类点的应用,既能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认识,并且将这种意识向社会传播,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收集的可回收分类垃圾还将由相关厂家直接进行回收,省去了垃圾回收站转运等中间环节,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同时比起把生活垃圾集体焚烧,也有效地保护了环境,符合呈贡低碳、生态的发展理念。(都市时报 记者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