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新指数 2019年昆明市132天无“两抢”警情接报
特警和派出所民警在街面开展工作。 昆明市公安局供图
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金碧派出所副所长柳甘泉最近有点“慌”——辖区内太平静了,静得总让人担心是不是暗地里藏着什么猫腻。在2017年7月底的时候,柳甘泉也这样忐忑过,7月底到8月初,金碧派出所辖区内连续19天刑事案件零发案,作为一名老警察,他最怕这样的“岁月静好”,怕风平浪静的背后憋着大案。
金碧派出所辖区面积不大,仅1.57平方公里,但这里是昆明市的中心地带,密集分布着6个社区、3家医院和9所学校,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商场店铺,偷盗、扒窃、抢夺、抢劫等财物类案件发案率较高。在人流如此密集的区域,又是暑期发案高峰期,连续多天没有案件接报,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太对劲。直到第20天,柳甘泉总算“放心”了,金碧派出所接到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所里有得忙了。
“2016年以前,所里每天的接处警量在30起以上,2016年到现在降到每天9起左右,如果哪天值班的时候接处警超过10起以上,都值得向同事说道说道。”柳甘泉说,“技防工作做上去以后,破案率提高了很多,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也提高了。”
2019年,昆明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2%,刑事破案率同比上升3.8%,“两抢”警情同比下降52.5%,“零发案日”132天,实现历史性突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满意率达到93.9%。
治安好了
发案率就下来了
金碧派出所最近的一起“两抢”案件发生在2017年7月8日,截至2020年1月9日,金碧派出所已经915天没有“两抢”案件接报,因此柳甘泉对此案印象深刻。“凌晨3点,2个网友‘奔现’约见面,后面变成抢夺手机案。”在高清监控探头的辅助下,这个案子很快就破了。
随着移动支付手段的发展,近年来,涉及抢夺、抢劫的“两抢”案件也有所变化,“财物方面的损失一般比较小,大家都不会带现金出门,一般损失的就是手机和包。但是对受害人而言,受到的惊吓和对人身安全的忧虑远超过财物损失。”柳甘泉说,金碧派出所辖区内游客多,一旦发生“两抢”案件,将直接影响昆明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2019年6月的一天,金碧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收到一份快递,里面是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柳甘泉第一次听说快递送锦旗,特意打听了一番,原来寄快递的人他曾见过——一名来昆明玩的游客在金马坊拍完照去吃过桥米线的时候,手机找不到了,办完案回来的柳甘泉正好看到这名在所里哭的女游客,不过还没等到天黑,她的手机就通过视频监控找到了。
这样的小偷小盗都不是大案,却是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社会治安好了,‘两抢’的发案率就下来了。”柳甘泉介绍,早在2009年的时候,金碧派出所辖区内“两抢”案件以飞车抢夺为主,自从昆明全市推进电动车物联网工程以来,电动车这一作案工具被“管”住了,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发生了变化。2017年以后,金碧派出所辖区内的“两抢”案件发案时间从晚高峰人群密集时间推后至凌晨两三点以后,不法分子打起了“游击战”。
治安防控难度加大了,金碧派出所也及时调整应对,加大了夜间巡逻频次、人数,对夜间独行的女性和两人以上结伴而行的男性均予以高度关注,前者保安全,后者控隐患。
对于“两抢”等案件的惯犯,金碧派出所也有绝招。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协助下,只要有惯犯进入辖区,金碧派出所马上就能知道,“我们派人明着跟,他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不断挤压犯罪空间
铤而走险的人会越来越少
昆明市公安局警令部副主任孙坚曾经是名特警,执行过抓捕、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等任务。他说,“两抢”案件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抢夺、抢劫是手段较为激烈的犯罪行为,对人民群众的影响非常大。此类案件,除了财物的损失以外,对群众的安全感、正常的生活心理的影响和冲击会很大。”
此外,孙坚认为,“两抢”案件的防控之所以重要,还有一个原因是,“两抢”案件是较容易转化的案件类型,不法分子抢劫财物不成,遇到反抗或社会关注,极可能将抢劫行为转化为杀人、劫持人质等行为,威胁个人及公共安全。事实上,昆明市也曾发生过由盗窃转为抢劫,再由抢劫转为杀人的典型案件。
案件会被侦破,可是安全感一旦有了裂痕,是极难弥合的。“群众安全感的提升,是全市公安部门综合性工作成果的体现,不是破了哪个案子就立竿见影出效果的。”孙坚说,在预防“两抢”案件上,昆明公安机关经历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的理念变化。
昆明市公安局警令部统领全市公安工作,从接报警到指挥调度,在这里能看到大量的数据,人、警车、设备有多少,警务勤务街面见警率提高了多少,一目了然,但如何把高见警率转化为高处置率是个大工程。
派出所是传统警务防控的最基础单元,在此基础上,昆明市公安局整合全市巡逻防控力量,形成以巡特一体化动态巡逻为主干,以派出所基础巡逻为延伸,以社会面巡逻防控勤务机制为保障的新一轮巡逻防控勤务新机制,全市巡逻防控的专业力量由2000余人增加到6000余人,巡逻车由195辆增加到388辆,主城区街面每平方公里的警力由2.4人增加到11.6人。
新的巡逻防控机制还打破了级别的限制,任一基础处置单元均可实现就近调度,派出所能调动的力量除了本所内警力,还有巡特警、骑警。街面警务防控力量的增强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主城任一地点出现警情可实现3分钟见警,10分钟全城响应。
孙坚说,作案的难度增大,逃避处罚的难度增大,犯罪所得和风险不成比例,再加上大数据手段的辅助,连躲藏区域都能精准分析,犯罪空间被不断压缩,铤而走险的人会越来越少。
轻便摩托巡逻队
保障“最后一米”的安全
无论从区域面积还是流动人口数量上看,昆明市官渡区都是“两抢”案件的防控重点。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晓东派出所辖区内有汽车配件、五金、建材、家具、防水涂料等大型批发市场45个,城中村10个,居民小区6个。最新的摸排数据显示,辖区内纳入公安管理系统的有近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仅1万多人。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两抢”案件的犯罪人员多为无业人员,大部分作案人年龄在20岁左右,男性偏多。而晓东派出所辖区内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辖区内城中村多,市场多,基础设施建设也比主城区薄弱,客观上具备“两抢”案件的滋生条件。
晓东派出所所长杨雪松介绍,近年驾车抢劫类案件的发案率大幅下降,转而变成以视频、聊天软件等社交平台上约架、进而劫走对方财物的案件类型为主,“我们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很多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缺失,迷恋游戏、视频社交,容易约架,在法律认知上也有偏差,认为只有双方不认识的情况才算抢劫。”
杨雪松说,因为辖区内市场多、城中村多,对案件的侦破也造成一定影响,不法分子实施侵害以后,城中村、批发市场成了藏匿的首选区域。而这些区域里鱼龙混杂,道路四通八达,监控力量薄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为了解决这个短板,晓东派出所与市场、商铺、村民反复协调,实现了市场监控全覆盖,还动员辖区内各单位加装了100多个高清监控探头,“原来市场里虽然有视频监控,但为了安全考虑,市场里夜间要断电,一断电监控就断了。后来经过协调,我们将监控电路改接到村内公共线路和周边商铺里,保证了实时监控。”
这些监控不负众望,杨雪松注意到,监控全线覆盖以后,出现在镜头里的作案人戴起了鸭舌帽、口罩、头盔,甚至穿上快递员的衣服以作伪装,“说明我们的监控确实是有威慑力的。”杨雪松说,在早前的一些案件中,他看到过一些作案人在抢劫得逞以后的张狂样子,“骑摩托车的时候双手撒把,有些甚至会停下来,向受害者比手势,故意挑衅。”现在,这些情形都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法分子畏畏缩缩、抱头鼠窜的身影。
在全市三级巡逻防控勤务机制的构建下,官渡区街面防控警力大幅提升,但在批发市场、城中村内实施抓捕仍然有短板,巡逻车进不去,骑警摩托太大也不便在人流中穿梭,靠人力追逐速度慢,容易让犯罪分子逃脱,为了解决这个抓捕难题,晓东派出所专门成立了摩托车专职巡逻队,11辆轻便型摩托可以载着32名巡逻队员穿街过巷,晓东派出所的治安巡逻防控力量深入到辖区的“最后一米”。5.3平方公里,11个巡逻防控区,民警、辅警摩托巡逻队、市场单位的保安人员、村民小组护村队,晓东派出所通过做工作弥补了辖区天然的短板。
涉及民生无小案,营造群众安全感无小事,昆明市公安机关通过整体防控、综合施策,一体化推进打防管控各项工作,在2019年全市“两抢”警情132天零接报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昆明日报 记者辛亚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