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精神看落实 谱写发展新篇章
按:承载着全市人民期望和重托的昆明市两会日前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班子。会议对2017年主要工作作出安排,确定了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那就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提升,全面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任务,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紧紧围绕“一个枢纽、两个龙头、三个平台、四个中心、五个品牌”部署,在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加快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加快建设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市,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等几个方面持续用劲着力。为此,本期理论版特刊发一组文章,集中针对上述“主攻方向”提供理论支持。
提升昆明国际化水平
李彦龙
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应当坚持以提升规划水平为先导,重点突破,补齐短板,做长长板,发挥特色优势,夯实产业支撑,用国际语言讲好昆明故事,提高昆明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找准定位,提升规划水平。区位决定定位,定位决定规划。昆明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三圈”交汇点,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前沿,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和重要门户。昆明独特的区位决定着独特的定位,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是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是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是“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开放门户、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健康之城”;昆明独特的定位,决定着规划必须高瞻远瞩,必须具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必须做到立足云南、着眼西南,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尊重规律、顺应民意,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昆明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找短板,明确主攻方向。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目标已经确立,路线图已经绘制,但短板在哪里?主攻方向在哪里?就必须展开深入系统调查,按照昆明定位,对照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标准,梳理问题,查找不足,找准短板,明确主攻方向或突破口。如规划水平不高,昆明特色不鲜明;经济总量不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城市治理粗放,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市民素质有待提高,距离城市国际化要求存在差距等等,都是短板。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虽然短板较多,但并非没有长板,昆明的个性特色就是昆明的长板。概括起来,未来的“国际昆明”具有以下三大个性特色或长板: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是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二是独特的资源优势,尤其是独特的气候优势、生态优势和生物多样性优势,是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三是独特的文化优势,尤其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优势,是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
抓机遇,夯实产业支撑。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着难得的新机遇。主要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给昆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昆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只有抓住机遇,才能立足特色、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做长长板。具体地讲,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在破解开放型经济体制、体系难题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在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开放昆明、发展昆明,以增强昆明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机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补齐补好短板,更要做长做好长板,夯实产业支撑,一是立足云南生态优势,实施“生态+”战略,将生态与经济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如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及其精深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旅游及大健康产业等等;二是立足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文化+”战略,调整、优化和升级文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集群或大产业;三是立足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实施“旅游+”战略,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兴城镇建设、民族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四是立足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实施“物流+”战略,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把现代物流业建成与多产业深度融合的多产业联合体,实现多产业合作共赢发展,做大做强昆明的现代物流业。(作者为省委党校副教授,博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
溪 瀛
回顾2016年,昆明经济形势稳中求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但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经济运行方面,面临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偏缓、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与其他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差距持续拉大。刚刚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新动能。
实践证明,唯有充分释放新经济活力,才能以新结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功能支撑昆明经济较快增长、化解各类风险。新经济的快速崛起,正成为当前昆明经济的一大亮点。“十三五”开局之年,昆明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2%、21.7%和8%,均高于一般工业增速;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6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8%;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突破2万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1%,再创历史新高。2016年,呈贡信息产业园完成投资17亿元、云南省信息化中心完成中兴通讯等40个项目签约入驻、金鼎科技园成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楼宇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等新经济的应用,正在为昆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产偏慢”曾经是昆明经济发展的一个“痛点”。2016年,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挖掘消费潜力、引导创业创新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昆明服务业跑出历史新纪录——三大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5.5∶42.4∶52.1调整为2016年的4.7∶38.6∶56.7,服务业成为昆明经济转型的新引擎。以大健康产业为例,2016年昆明成功举办“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发布《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成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近日,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召开会议,同意设立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意味着未来的昆明将成为“中国健康之城”。
需要指出的是,昆明在新动能培育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实”和“虚”的关系,切不可脱实务虚,而要把创新重点立足既有产业的转型升级之上,正所谓,产业兴则昆明兴。昆明传统产业在工艺流程、人才队伍、品牌价值、资金融通等方面具备良好积累,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技术研发能力较弱,难有颠覆性突破。因此,在传统产业上实施创新驱动,应该做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创新融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是形成新经济、新动能的蹊径。为此,昆明提出实施“4+4”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并把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产业等4个传统产业列入“188”重点产业,明确支持云铜、云冶、昆钢等优势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头戏搭好戏台。
实施创新驱动既要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好“看不见的手”,也需要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实践证明,培育和引领经济新动能,必须先下好“政策”这步先手棋。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培育新动能的需要,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继续精减行政事业收费,健全“政商直通车”机制,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当好新经济、新动能的“服务员”。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激发新生产要素流动的活力。在新兴经济领域,昆明应积极探索更加包容和鼓励创新的治理理念,放宽市场准入,强化税收、价格、土地和人才等要素保障,促进知识、技术、信息和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有效集聚,为新经济和新动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提升“昆明创造”品牌的影响力。(作者为经济分析师,硕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加快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
朱静雅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这个基本国策以来,“开放”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位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获得新成绩的关键性因素。昆明市在明确建立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蓝图之际,更是明确“开放”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而开放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深化。只有不断推进双边及多边合作机制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才能使昆明更好地发挥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的作用,不断加快西南开放门户的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合作新高地。
加快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应做到意识到位,全民参与。从广义上来说,开放不仅是地理区位上的开放,更关键的是意识和思想层面上的开放。缺乏意识和思想层面上对开放的意义价值的理解与认可,所谓的开放也多是劳而无功,无法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更无法实现开放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最大程度地让积极的个人意识服务于客观事物,这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结果影响甚为重要,因此,必须对开放的重要性有着正确清醒的认识,意识到位,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地推进事业的向前发展,实现全民参与,方可建立起强大的群众基础,方可将此项造福春城、惠及全省的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
加快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应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2016年,昆明市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举办了“昆明市·滇中新区开放合作推介会”、第4届南博会、第14届中国农交会、第74届中国药交会、中印瑜伽大会等重大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开放平台载体,为企业的开放合作搭建沟通交流的空间,提供了大量“走出去,引进来”的机会。同时,昆明市也不断构筑开放合作的外部条件,一年建成昆明综合保税区,开通中亚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实现昆蓉欧班列双向开行,亚洲财富论坛落户昆明,法国、德国等15国在昆设立签证中心,为开放程度与层次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条件。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事务中,充当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与便捷的服务,而只有政府搭好台,企业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并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活力。
加快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应做到内外共进,用活资源。严格来说,开放不应当只是面向外部的,也应该是面向内部的,面向省内、国内的。昆明在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必须要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合作,更要深入推进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形成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只有实现内外共进,才能确保发展的平衡与稳定;只有实现了内外共进,才能确保资源的合理调配;只有实现内外共进,才能确保有坚实的后盾和支援。昆明要使得开放合作更行之有效,不仅要加强对外开放,更要促进内外部的合作交流,把国内外资源都能够用好、用活、用足。
加快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应做到整体共进,全面开花。对昆明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很多方面都与国内中东部省市存在不小的距离,与南亚东南亚的发达城市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要吸引众多投资人的目光,吸引企业的进驻,吸引人们的关注,就必须建立起自身富有吸引力的特色,塑造出自身富有凝聚力的特质。因此,昆明要塑造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开放门户、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健康之城的品牌,实现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的目标,就应当在经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环境、人才资源开发等方面整体共进,不能让任何一方面的缺陷成为制约昆明发展的“短板”,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面开花,方可使得开放合作更上一台阶。(作者为云南财经大学教师,云南大学在读博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加快建设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市
祝 岛
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是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落实省委要求的具体实践,也是昆明提升城市品质、增强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其内在要求就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彰显城市活力和魅力,把昆明建成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人们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其实早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便已经为建设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市指明了目标和路径。那就是,坚持规划引导发展,注重完善功能、提升品质。
一是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文交流中心,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作为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城市,昆明拥有3万多年的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的滇中文化史、1250多年的建城史,这是昆明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最为核心的资源。因此,昆明应采取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措施,既要精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维系历史文脉,不让一座城市发展的记忆出现断层,同时也要挖掘历史文化,让湮没于历史尘埃的文化遗存“活起来”,与现实生活实现无缝衔接,并借助于市场、科技的力量,努力打造昆明的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培育城市文化气质。以翠湖为例,作为“昆明之眼”,作为昆明这座城市的文脉起源,完全可以通过建筑风貌整治、环境景观提升、商业业态更新、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城市管理及交通环境优化等举措,打造具有昆明独特文化特点的休闲娱乐、商业服务、生活居住综合性历史文化街区。
二是加快建设世界春城花都,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家园。众所周知,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四季如春的昆明,不仅享有“春城”的美誉,花卉市场也是欣欣向荣。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李克强总理来昆考察,夜访斗南花卉市场,并动情地对花商、花农说道,“给全国人民送去鲜花,也送去欢乐和吉祥。你们做的是温馨的事业,是让人民群众开心的事业!”据悉,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交易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近20年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人流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以“斗南花卉”为代表的昆明花卉已经成为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虽说“全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但昆明“花都”的形象并不像“春城”那般闻名遐迩。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世界春城花都”的城市品牌,如今看来还需要继续做大做强花卉市场,深入挖掘和打造花卉文化,赋予花卉文化更多的时代注解。此外,在城市的绿地建设以及水土资源的改善等方面,仍需要加大努力。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近年来,昆明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路网、航空网、水网、能源保障网、互联网等五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其他文化娱乐设施也是日渐完善,城市空间格局初步形成。但是,要想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让市民的生活更美好,昆明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依然存在规划重形式轻内涵、重编制轻执行,城市建设缺乏统筹谋划、功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而,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比如对于城中村、旧住宅区、旧厂区的改造,对于违法违规建筑的拆除,对于建设工地扬尘管理及机动车污染防治以及乡镇生活垃圾处理等,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不管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让昆明的生活更美好,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市更靓、农村更美,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品质优越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市,让生活在昆明的人们,切实感受到这是一座春城、花城、阳光之城、幸福之城、快乐之城、和谐宜居之城,是大势所趋。这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作者为在读硕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李祉瑶
承载着全市人民期望和重托的昆明市两会提出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主要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提升,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乡品质反映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民生保障则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做好城乡统筹、民生保障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尤为重要,让政府改革创新的成果与人民的共享不脱档,充分发挥城市的先发优势,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着力形成社会事业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城乡全面覆盖的新格局,最终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因地制宜。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乡村重建的道路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学习发达地区发展新型的科技农业,但不可以完全照搬照抄。昆明市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不同,要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应做到因地制宜,发展新型产业,例如一些乡村虽然地势不平,山高路远,发展农业受阻,但环境优美,历史文化保存完整就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旅游业与农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促进彼此发展,以此增大农村与城市的市场空间、发展效益、总体思路、开发模式等方面较高层次的经济文化发展。而对于地势平坦,但不具备旅游要素的地方就可以发展新型农业也就是把原始的耕作方式改成机械式的耕作方式,运用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做到因地制宜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还可以增强经济建设的效果,从而缩短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改善民生福祉。
二是转变观念,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建设。城乡统筹建设的主体和关键还是农民本身,转变农民观念,促进农民就业,改善农民福利,使得农民与城镇居民真正对等,让农村适应集中生产生活,达到村镇建设可以持续发展的途径。实施乡村城市教育计划,提高城市和农村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是中国彻底解决农村与城市矛盾问题的核心与基本走向。使地铁上不再出现座位歧视,让城市人不自负,农村人变自信。
三是完善经营渠道,拓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城镇建设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政府的政策鼓励和资金引导,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示范投融资体制。在政府预算中,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乡村通往城市的道路建设,做到让农民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不再让粮食囤积到发霉。考虑到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资源的有效利用、工业化农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转移少部分多余的劳动力到城市发展。应凭借其公共财政手段,在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减免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补齐民生服务短板,构建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教育、卫生这一“民生之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加快完善县级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保、养老这一“民生之依”,强化政保合作统筹机制,推动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加快构建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精准有效的增收致富体系,通过实施保障性兜底政策、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发展“美丽经济”等办法,带动山区等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性整体增收。
提升城乡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站。千方百计补齐城乡民生服务短板,让全市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