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年投835万发展校外教育
“这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教育室,孩子们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彝族苗族手工刺绣。”禄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杨燕萍介绍道。近日,“2015年昆明市青少年校外教育现场会”在禄劝县教育局召开,来自五华区、晋宁县、石林县等县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负责人,就校外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
校外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国家陆续启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县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州市一级校外活动场所示范基地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城市学校少年宫”等建设项目,昆明市县乡三级校外教育体系逐渐完善。
据了解,我市现有县级以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1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41所,“城市学校少年宫”20所,其中市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3个。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建设的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7个,晋宁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评为全国晋宁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禄劝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评为全省示范性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宜良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今年将建成。另有区级自建和自主管理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3个,分别是五华区 、盘龙区、官渡区。从2012年到2014年,我市在发展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方面共投入资金835万元。
我市各青少年各校外活动场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完善,为青少年提供公益性教育,很多常年开展多种形式免费的参与式实践活动、举办各类课外兴趣培训班、联合周边学校开展校外活动等,一些县区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外教育下乡村、到学校、进社区的活动,每年策划、组织有影响的社会公益性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发掘了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特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校外生活,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认同与赞赏,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我市校外教育工作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省教育厅德育处副调研员肖二贤表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制定发展规划、突出公益目标;发展特色活动基地,树立品牌,为活动中心设计特色标识,开通门户网站进行宣传和推广。(昆明日报 记者杨艳萍)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