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七宣村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赵功修)日前,云南祥云七宣村入选国家民委公布的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七宣村是一个民族众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丰富而又特色鲜明的村落。居住有彝族、白族、苗族、僳僳族,汉族五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0%。七宣村因“哑巴节”而闻名,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收保护中有着较大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祥云县以挖掘、保护、传承彝族民间传统文化、改善民生、发展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以培育发展哑巴文化艺术传承以及彝族原生态民俗文化旅游业为主要目标,争取云南省民委、财政厅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99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456.87万元,精心打造保护和发展禾甸镇七宣村彝族特色村寨。项目主要实施了特色民居保护改造工程、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民俗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民生改善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程。
项目于2011年11月动工,2012年3月初结束。工作中,祥云对现存的主体结构完整、具有代表性的多个古建筑进行修复和维护,保护其建筑风格、建筑工艺的本土风貌,增强整个彝族村寨的建筑文化内涵。主要是改造被汉化的建筑,如大门、空心砖房屋以及全村民居墙面的保护。完成民居墙体粉刷1.5万平方米,特别修缮了两院四合院作为接待室专用,石棉瓦民居改造15户,改石棉瓦顶为茅草屋顶,石灰墙和水泥墙改用泥粉。改造现代大门5户,改瓷砖为青砖,翘瓦顶风火,铁门换成木质大门,完成墙体民族特色彩绘300幅。并加强对全村彝族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加强村民对特色民居保护意识,并将彝族民居建设纳入村规民约,鼓励和引导村民自觉建设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民居。
近年来,共完成建设木质寨子门一道,七宣彝族特色村寨石雕1座,特色村寨项目标志牌1个;改建民族文化传习所1院,其中改建传习所大门一道,改铁门为木质大门8.4平方米,用4根直径30厘米的木柱作门框架;对传习所损坏瓦檐及屋顶、门窗进行修复,新建82平方米的哑巴文化谱系室1间;建设550平方米的哑巴文化小广场1个、20平方米祖鼓房1间、墩木房2间面积40平方米,建设20平方米的干碓房1间;对哑巴文化进行文字挖掘整理,出版《大山哑神》、《揭密哑神》书籍两本4000册;结合七宣自然村世居彝族的特点,编制了一套既具有民族传统风格和文化元素,又适应现代生活的村落布局和民居保护建设通用图册。
“哑巴节”是祥云县禾甸大营七宣彝族村世代相传的一个传统节日,“七宣”是彝语的汉语记音,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公所的七个彝族自然村,它们分别是拆收、阿地咪、新秀、河西、独家村等;一是单指拆收这个村子。“拆”是彝语“麂子”的汉语记音,“收”是彝语“剥开”的汉语记音,“拆收”即是“开剥麂子的地方”。相传当地彝族先民最初来到这里居住时,这里有一个泥潭,僳僳族打山匠(猎人)经常在这个泥潭边开剥猎到的麂子,因此村名叫“拆收”。七宣村所居民均为罗姓。“七宣”在彝族语言里记为“拆(cei)叟”,也记做“渠叟”,《尚书-禹贡》中载西戎(古代西方的少数民族)有“渠搜”。《史记·五帝本纪》:“西戎、渠搜、氐羌。”《汉书·五帝纪》:“北伐渠搜,氐羌来服。”《华阳国志·汉中志》武都郡说:“氐傁,多羌戎之民。”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出,大营七宣彝族属于氐羌氏族的后裔。大营七宣彝族“哑巴节”当日,整个村落男女老少都进行脸部彩画,男青年都要理固定的发型,是本地彝族对祖先的追随和崇拜,也能体现彝族从古至今的图腾崇拜。
关于“哑巴节”的来历有个传说。在远古时代,由于多发的自然灾害,加之兵荒马乱,少许几户人家迁移到现在这个地方,觉得这里的地势、水土都还不错,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但还是避免不了自然灾害。随着村民人口的逐渐增加,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多数人还染上疾病。村里有一个漂亮的哑女,心地善良。哑女为了村民的生活,徒步到寨子外面四处乞讨,给大家讨回干粮食物,求回药材。一天,哑女走到现在的龙王庙(当时这里还没有建盖庙房),由于辛苦疲劳,便在水潭边坐下休息,不料坐下却觉得困得不得了,一会就沉睡过去。当哑女醒来的时候,自己吓了一跳,原来自己的心地和行为感动了这里的龙王,被龙王相中纳为妃子,被龙王带到了龙宫,开始的时候哑女百般不情愿,她惦记自己的家和自己的村民,但最后还是嫁给了对她一片真心的龙王。 哑女的突然失踪让七宣人民感到迷惑,因为再也没有人为大伙讨回食物,求回药材。可日子还得一天天的过。就这样,时间一缓过去了八年,哑女为龙王生了很多的子女,更让她惊喜的是,她会说话了!可她还是忘记不了生活苦难贫穷的七宣人民,几次要龙王放自己回去看看。龙王经不住哑女的诚心恳求,允许她在每年的正月初八带着自己的子女回村看看,同时还给七宣带去雨水,药材。
从此,七宣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转了,疾病没有了。村民在每年的正月初八,选出村民装扮成龙王,但装扮者都不讲话,代表对哑女的思念和感激。这样一年一年的流传下来,于是开成了现在的 “哑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