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奥友支持申冬奥:心怀向往 一如既往

23.03.2015  00:35

    一个秋日的早晨,新闻中听到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消息,把我拉回了十四年前——2001年的7月13日,那时候我还是一名刚走出象牙塔的职场新人,得知国际奥委会即将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花落谁家的决定。当晚,我加入了北京市民在长安街上的自发游行活动,已经记不清何时,人群中突然有人高举号外报纸,说北京赢了。接着就是人群中自发的欢呼和庆祝的声音,这种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到后来越来越整齐,大家按照固定的节奏在喊:北—京—赢—啦!中—国—万—岁!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北京市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期盼和欢迎,现在想想那时候和大家一起振臂欢呼的片段,也是醉了……

    以发展办奥运,以奥运促发展。北京奥运会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遗产。

    从“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到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北京南站等奥运交通配套设施,北京奥运会投入巨资兴建的这些基础设施,为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城市道路变得更加宽阔、整洁;楼宇小区外立面更加清新靓丽;旅游场所管理越来越有秩序;社区健身设施设备越来越多;公共交通出行更加便利等等,这些城市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给广大市民带来的好处,大家交口称赞。

    2005年,我非常幸运地通过考试,成为了北京奥组委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筹办过程中,有机会结识了众多有志于奥运会筹办工作的领导和同事们,他们对于工作的高度负责、热情执着、注重结果的精神带动和感染了我;与国际奥委会的专家和顾问们在一起交流和沟通,让我对体育项目的管理和运行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实践机会。与市委市政府和区县的各级部门共同开展工作,更让我感受到广大市民对于奥运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奥运会结束后,场馆团队的战友们每年的8月8号都会穿上那身红色的服装,自发组织在场馆聚会。战友间的1391199专属号段电话、红色的赛会服装、北京印的LOGO都成为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奥运战友间无需言语沟通的隐形符号,深深地印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北京奥运会留下来的真正遗产,恰恰是精神上的遗产。”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认为。

    北京申办和筹办奥运会几年中,给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水平带来的软硬实力的提升是看得见、摸得到的。一样的政府,一样的民众,对待奥林匹克不论夏季还是冬季,我们都心怀向往并始终一如既往。所以,作为一名普通的北京市民,我期待申办冬奥会成功后给北京城市发展的提升带来新的机遇,期待申冬奥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让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