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启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6类野生菌不能吃

17.06.2015  10:43

  

    检测牛肉是否注水。记者丁明/摄

    昨日上午,云南省暨昆明市201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新工人文化宫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食药监、卫计、农业、质监、工商等部门在现场设有专家咨询、食品检测、企业产品展示等宣传展台,市民可咨询食品安全专家,观看伪劣食品辨别、快检实操演示。

    在家乐福展台前,葡萄、胡萝卜、牛肉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检测人员钊卫萍正在检测胡萝卜中的农残含量。她先将样品的表皮剪碎放入试管内,倒入农药残留洗脱液浸泡10分钟,取几滴样品液体放入农药残留速测卡,“速测卡两端分别有一白、一红两个圆圈,样品液体放入白色的圆圈,红色的圆圈里有药剂,之后把速测卡对折摆放几分钟后,检测结果就出来了。”她介绍,如果是不含农残,白色圆圈会显示蓝色,有农残则不变色,仍为白色。

    从6月16日起至7月2日,各州市食品安全办、省级有关部门将同步在全省范围开展“云南省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提醒

    混炒野生菌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眼下,正值野生菌陆续上市的季节,味美香甜的野生菌深受昆明市民的喜欢。省政府食安委办专家介绍,常见野生食用菌有15种,包括鸡(土从)菌、马皮勃、老人头、黄虎掌菌、黑牛肝、鸡油菌、奶浆菌、松茸、红葱见手青、干巴菌、红牛肝见手青、黄赖头、白牛肝菌、黄牛肝见手青、青头菌。6种坚决不能吃的野生菌是小白菌、锥鳞白鹅膏菌、粉红鹅膏菌、小豹斑毒伞、苦马肝菌、鳞柄白毒鹅膏菌。

    专家介绍,辨别野生菌要观外形闻气味。一般毒菌的颜色比可食用菌鲜艳,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有的有红斑,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一般的毒菌折断以后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用菌则有菌菇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吃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此外,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可能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再炒,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宣传活动安排

    ●省教育厅将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全省首届食品安全微视频大赛”颁奖仪式暨2015年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全省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全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手抄报大赛。

    ●省商务厅将在菜市场、批发市场、大型商贸超市等组织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省质监局在全省16个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开展“科学选择放心食品、安心使用食品相关产品和食品技术检验相关知识宣传咨询”活动。(记者 李婧)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