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挂钩帮扶出实效 5年精准扶贫17.4万人

28.12.2015  10:40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

  在距离繁华的都市不远处,却是山高坡陡谷深的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和倘甸省级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带着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的特殊市情,市委市政府庄严承诺:全面小康,不落下一家一户一个人。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回应民生期望,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为拉长贫困“最短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实施周期长、含金量高、投入资金多、覆盖面广的扶贫开发政策,围绕“增投入、定政策,明路径、扶到户,抓改革、添活力,强督查、促落实”,突出重点,聚力攻坚,交出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7.4万的满意成绩单,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看成绩

    411个重点贫困村“一通六有

  冬日的午后,煦暖的阳光洒满东川区阿旺镇岩头村的“幸福新居”。而在几年前,这个村庄还是一片贫弱面貌:低矮的土坯房、漫天黄沙飞。

  解决了“安居”,“乐业”又何处寻?阿旺镇依托整乡推进项目,全力参与当地的扶贫攻坚产业项目,采用“政府+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共扶持、带动全镇范围条件适宜的农户进行菌类种植,人工菌种植产业成为当地政府为村民量身定做的一道“脱贫大餐”。

  岩头村的变化只是昆明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硬件设施是贫困地区最大的软肋,昆明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做足文章。2012年,正式启动实施《昆明市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以省市411个重点贫困行政村为主战场,累计投入专项财政资金6.6亿元,实施宜居农房建设4.07万户,整合行业部门资源,通过3年的努力,411个贫困行政村基本实现通公路、有房住、有水喝、有产业、有学上、有病能就医、有活动场所的“一通六有”目标。

  金融为扶贫注入底气。2011年至2014年,全市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43亿元,实施项目为整乡(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信贷(到户贷款)、革命老区、易地扶贫、安居工程、互助资金等,强力斩断“穷根”。

  昆明市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011年末的33.75万人下降到2014年末的20.75万人(不含嵩明和安宁)。

   明举措

    “挂钩帮扶”出实效惠民生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针对扶贫开发的形势变化,建立高位推动、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单位和企业“包乡帮扶”、市场化扶贫5个机制、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考核等一系列创新机制,打造扶贫“新引擎”。特别是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使全市参与挂钩扶贫的单位数量达463个,是“十一五”期间140个挂钩帮扶单位的3.3倍,首次实现了对“两区两县”308个贫困村挂钩帮扶全覆盖。

2014年社会扶贫直接投入帮扶资金首次突破1亿元,超过“十一五”以前各年的总和。

  2014年,共协调安排了129个单位,对“两区两县”的38个乡(镇)实行包乡、包村对口帮扶。今年8月底,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动员各级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近4万干部职工,对“两区两县”20.75万贫困人口开展对口帮扶。

  自“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正式开展以来,全市共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301支,共下派854名扶贫队员,9月底已经全部驻村到位。目前已做到每一个贫困县都有领导联系,每一个贫困乡镇(街道)、贫困村都有领导和部门、单位挂包,每一个贫困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

   谈思路

    找准特色产业精准“滴灌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但昆明市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贫困地区增收难,难就难在无产业支撑。为此,对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逐乡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扶持措施,实行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引导扶贫项目、资金、措施、力量精确制导、精准“滴灌”。

  依托省会城市的市场优势,引入龙头企业,积极培育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建立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联机制。实施职业教育扶贫行动计划,通过针对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收入增加。

  昆明提出,到2017年底,要稳定实现20.75万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即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娴)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