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国庆100年 2049年的昆明有多好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第一次作出了关于“中国梦”的阐释。
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每一代中国人,都怀抱着坚定的梦想,迈出坚定的步伐。继往开来的奋斗,引领着大家,逐渐走向一个强盛大国的复兴和崛起。
当祖国迎来百年华诞的时候,大家所希望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就请跟随着记者“穿越”到30年后的2049年,听听市民心中,都有着怎样的“中国梦”。
坐着高铁去北京看升国旗
“2049年,我已经82岁了,如果身体还好好的,那我得让孙辈带着我,坐动车到天安门看升国旗去,一天来回。”国庆假期妻子和“姐妹团”到成都去了,儿子还在忙着谈恋爱,还有几年就退休的张昭忠就惦记起了抱孙子。上海到昆明的高铁今年内就能开通,他一直关注着这条新闻。“高铁开通了就只用8个小时到上海,再过30多年,国家路网建设肯定会更好,昆明到北京1天来回,肯定能够实现。”
“宅”经济满足整个假期
建国100周年,刘思阳就该有53岁了,她说自己有两个特点肯定不会变,只喜欢错峰出行、逛街不爱试衣服。“那个时候,‘宅’经济肯定会比现在更强大,我毕业回昆明工作,建国100年我就宅在家,用低碳生活为祖国庆生。”喜欢“宅”的刘思阳选择了电子商务专业,她曾以为互联网经济最发达的在美国,后来才意识到,中国才是最大的市场。“假期不用出去人挤人,使用VR技术,足不出户游世界,一日三餐和家务也可以在线订购服务,这才是科技改变的生活。”
又可以在滇池游泳了
从小生长在昆明,11岁的乐乐的记忆中总有滇池的影子。夏天的傍晚他曾在海埂大坝上和小狗“叮当”赛跑,冬天会带上面包到滇池边给海鸥喂食。在一次摄影展上,他曾看到过上世纪50年代,很多人在游泳的滇池,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到祖国满100岁了,滇池能够恢复成清澈的样子,又可以游泳了。我会从自己做起,带动身边的人都保护滇池,即使我有40岁了,也还会一直做‘滇池卫士。’”乐乐说两天前自己和亲戚们到宝丰湿地公园游玩,所有的垃圾都是收集起来带走,还受到了长辈们的表扬。
公共交通更加发达
假期不像工作日,张琳出门终于不用赶时间,她放弃了驾车,第一次感受了昆明的地铁。“解放了自己,很轻松,而且路上花费的时间也不长。”从东边的寺瓦路到西边的马街,这是张琳日常上班的路线,如果地铁3号线开通,她也能上下班坐地铁直达了。开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还会时常遇到堵车,常常还没有开始工作,她已经感到有点疲劳了。“再过30多年,昆明的地铁网应该都建设完毕了,还可以连通安宁和晋宁。公共交通路网发达了,到时候路上应该不会堵了。”
大学生王晓婧:“30多年?昆明的地铁肯定可以像现在的北京一样四通八达了吧,到处都可以去。就算是周边的澄江、晋宁这些地方,我们也可以直接坐着地铁很快到达。进入地铁时周边是高楼林立,再出站就看见湖水波光粼粼,想想都很美。”
“分级诊疗”能够真正实现
作为一名卫生部门的公职人员,罗元最希望在2049年,看到“分级诊疗”的构想,能够切切实实地实现,看病再也不会成为大家的“心病”。罗元说,真正构建分级诊疗,是要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这是医疗服务的最理想状态,技能合理运用各级医疗资源,也能为市民节省花销。“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全科医生签约。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合格的全科医生作为医保的守门人,作为老百姓的首诊者,也可以让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都拥有跟随终身的一份健康档案。”
新能源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我希望能够成功完成产业升级,希望我们国家能在下一次科技革命中当上龙头。也希望看到人类成功实现下一次工业革命,人类掌控了可控核聚变技术,这将让我们拥有清洁能源,还有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46岁的大学教师郑兴锐说。
“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新能源的广泛使用,到时候我们的水电等使用成本都将大大降低。那个时候,昆明的所有加油站大概都不存在了吧,取而代之的是满大街的充电桩……其实我的想象算是很保守了,30多年其实算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了,如果把30多年前的人放到现在,看到现在的科技,他应该会很震惊的。”
城市管理得更好
大学生小王觉得,30多年后昆明城市的管理会更好。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小摊小贩都有更好的固定或者流动的贩卖方式,而不是现在的这种状况。购物也会变得更方便。
每天可以吃到更多优质肉
“我希望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能每天吃上足够多的优质的肉类。”40岁的社区工作人员林朝云说。现在,中国肉类消费年人均大约58公斤,美国是120公斤,欧洲发达国家普遍在80到100公斤,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从1986年的35公斤增加了很多,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距离大多数发达国家仍然有差距。
解决中国人的吃肉问题背后,是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包括城市二三产业上亿就业岗位的创造,农村居民城市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土地使用权属明晰和流转,资本流入,私有农业公司的发展等。
游客更青睐昆明
刚退休的时立慧说,现在来云南的游客很多,但是停留在昆明的其实很少,而且昆明也缺乏中心的旅游景点,希望以后昆明能有更多的人文景观,相比自然景观来说,前者更具吸引力。所以,我觉得30多年后的昆明一定会比现在美很多,不管环境还是生活都会比现在强许多倍。(昆明日报 记者姚丹苹 王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