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哥”9个月助学1.5万 每卖出一杯豆浆 就为大学生捐赠0.2元

17.04.2016  11:45

开学一个多月以来,韩清从捐赠箱里清点出7000多张卡片

韩清每天都能卖出四五百杯爱心豆浆 ■ 都市时报记者李祉诺

云南民族大学里卖豆浆的韩清火了。从去年3月9日开始,每卖一杯豆浆,他便捐赠0.2元助学金。截至去年12月底,他已经向学校里的11名学生捐了1.5万余元。因为他的善举,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豆浆哥”。

豆浆好喝

人长得帅,关键心肠好

在云南民族大学校园里,说起韩清,认识的人不多,但只要一问“豆浆哥”,同学们便会兴奋地说个不停:“他心肠好,长得帅,鼻梁高高的,很斯文,有点害羞。他的豆浆最好喝。

我要一杯黄豆的。”“我要两杯黑芝麻的。”在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惠苑一餐厅里,“豆浆哥”韩清正在忙着为同学们打豆浆。每卖一杯豆浆,他便从小框里取出一张卡片递给同学,让同学投进对面一个透明的捐赠箱里,一张卡片代表0.2元。每隔5天,韩清就会清理一次捐赠箱,清点卡片数量,这些卡片都有名字,叫做“豆浆哥助学金”。

1月3日,韩清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账单:从2015年3月9日发起活动到2015年12月底,卡片累计总数为75702张,“豆浆哥助学金”为75702×0.2= 15140.4元。“其中1万元资助了10名学生,剩下的5000多元捐给了一名生病的学生,我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韩清说,他没有联系过那些学生,只从学生处看过相关资料。他不求回报,只希望他资助过的学生努力学习,把这些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卖一天豆浆

就会继续捐赠下去

韩清是大理弥渡人,今年24岁。15岁时,他认为自己成绩差,不顾父母反对,坚持退学,到广东打工。背井离乡、没有学历的他在小型电子厂加工零件,到建筑工地扛水泥搬砖,也在马路边摆过地摊。辛苦,钱少,他渐渐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决定返回昆明。

2010年,韩清经人介绍来到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送水,半年后在餐厅打工。2013年,他有了自己的小生意,在校区惠苑一餐厅里卖豆浆。“我尝过很多人做的豆浆,都没有我做的好喝。”韩清说,他很珍惜现在的生活,所以做豆浆时很用心,挑选最好的材料,不掺假,而且用料足。渐渐地,韩清的生意越来越好,从最开始一天卖100多杯,到现在平均每天能卖出400杯,最多的时候甚至能卖到500杯,豆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韩清掰着指头数了数说:“刚开始,只有黄豆、绿豆、黑豆、红豆、花生、五谷6种口味,随着我慢慢摸索,现在已经增加了杏仁、黄瓜、枸杞、玫瑰、紫米、核桃等口味,一共有15种。

卖豆浆的每一天,韩清都能接触到不同的学生,他发现,很多学生承受着不小的经济压力。2015年春节,韩清回家过年时,在电视上看到贫困大学生的报道。“为了赚钱,我吃过很多苦,所以我希望能在经济上帮一帮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样的念头萌生后,韩清决定每卖一杯豆浆,就捐出0.2元,一个学期结算一次。

怎样才能计算每天应该捐赠的数目呢?韩清想了多种方法:数纸杯、折纸条、画正字……最终,他到螺蛳湾买了2000张小卡片和一个捐赠箱,开始了他的慈善之举。

韩清说:“我不确定自己卖豆浆会到什么时候,但只要卖一天豆浆,我就会继续捐赠下去。

开学1个多月

已经可捐1400元

每天凌晨3点,韩清就起床了。他将头天晚上泡好的各类食材拿出来清洗、煮熟。6点40分便会准时出现在食堂,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半。

学生们每天都要上课,不能迟到,我必须早点把材料搬到食堂才能为他们做早餐。”韩清说,为了节约时间,每天凌晨3点多他就吃早餐,通常啃一个面包或者馒头。

韩清的豆浆去年卖得很便宜,一杯350毫升的黄豆浆只卖1.7元,其他种类的豆浆只卖2.7元。还要除去每杯豆浆捐赠出去的0.2元,2015年终的时候,韩清发现,他亏了。为了能够将捐赠之举继续下去,韩清发布了调价调查。一周时间,有872名同学参与了投票,最终557票认为:在2元一个大杯的同时,再卖一个1.5元的小杯。现在,韩清销售的黄豆浆小杯(250毫升)卖1.5元,大杯(350毫升)卖2元;其他口味的豆浆小杯卖2.5元,大杯卖2.7元。早上,用餐的学生人数太多,韩清便会把卡片放到餐台上,买豆浆的学生会自觉地拿起一张投入捐赠箱。

昨日下午2点,韩清坐地铁赶往昆明主城区进货。为了不耽误下午学生的饭点,他必须在4点前,花费100元包一辆面包车,运回500多公斤货物,这些货物够他卖半个月至1个月。

今年学生开学一个多月以来,韩清又从捐赠箱里清点出7000多张卡片,相当于1400多元。“照这样的速度,到今年年底,我又能捐助一大批学生了。”韩清害羞地说。

都市时报 记者 李祉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