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走出“136”产业扶贫新路子

10.07.2020  21:10

   原标题:开“药方”拔“穷根牟定走出“136产业扶贫新路子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更是工作难点。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136”产业发展新路子,破解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难,稳定增收致富难的难题。

   一部”产业扶贫规划统揽引领

牟定腐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产业扶贫不是实施基础工程,一年两年抓一抓无法见效,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产业扶贫抓什么,不能“拍脑袋”决策,需要充分统筹考虑气候、水利、交通、市场等综合因素。揽引领,抽调专人,成立产业扶贫规划专班,按照“长期发展和短期增收结合、种植养殖统筹兼顾”的思路,围绕“一年定规划、三年成规模、五年见成效”的“135”产业发展目标,采取“乡(镇)村干部谋划申报、规划人员实地遴选、科技部门审核把关、代表委员酝酿修改、领导小组评审确定”的程序,制定了牟定县产业扶贫规划,规划总投资15730万元,规划种植产业面积3.09万亩,发展养殖出栏大牲畜1.24万头。做实“一部”扶贫规划,统揽引领全县扶贫产业发展,持续发力,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级”示范样板提升带动能力

牟定县推广云南红梨种植助农增收

  扶贫产业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产业扶贫怎么抓,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更要打破群众的传统种养殖习惯。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百闻不如一见,要让群众接受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看得到实物、收得到实惠。牟定县坚持“科技支撑、样板示范、先易后难、点面结合”的产业发展原则,围绕 “212”的示范样板建设目标(即:每年建设县级示范样板不少于20000亩,乡镇不少于1000亩,百分之五十的村委会不少于200亩),采取“村党总支+合作社+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的“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金投入的渠道方式,高标准打造全县产业扶贫示范样板,在样板基地培训群众科技水平和劳动技能,通过样板示范带动贫困群众跟进发展扶贫产业。截至2020年,全县累计发展云南红梨12000亩、冬早桃6000亩、芦笋1735亩、沃柑1500亩、樱桃3000亩、李子4800亩、花椒10000亩,中药材5000亩,花卉3500亩,食用菌9万平方米,全县产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六个一批”培育方式力促增收

牟定县农光互补香菇种植

  扶贫产业怎么培育,单靠企业组织不行,仅靠政府组织也不行,放手让群众发展更不行。牟定县认真实践探索,遵循市场规律,采取“六个一批”培育方式(即:能人发展培育一批、合作社组织发展培育一批、企业引导发展培育一批、招商引资发展培育一批、产业链延伸发展培育一批、政府引导自我发展培育一批),按照“政府搭桥、企业引导、合作社连接、贫困户跟进”的工作思路,政府投入资金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鼓励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人到贫困地区有偿流转土地,建设产业基地,稳定建立贫困户与企业、市场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实现了贫困群众有股可入、有事可做、有利可获,利益联结全覆盖的增收目标。截至2020年,培育认定家庭农场99个,培育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115个,培育州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9家,招商引资引进农业龙头企业30余家,流转土地4万余亩,覆盖贫困户2902户,确保了产业扶贫覆盖全部贫困村组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每户贫困户有2至3个增收渠道。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通讯员 易连栋 夏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