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7岁女孩身患白血病 13岁姐姐捐献造血干细胞

16.03.2016  11:06

患白血病的杨微(左)和姐姐在病房内 供图

我想妈妈陪我……”隔离病房内,7岁的杨微满脸泪痕,握着话筒和病房外的妈妈通电话。这是解放军昆明总医院的血液科病房,剃光了头发的杨微患了许多人听起来就怕怕的病——白血病。住进隔离病房以来,她已经一周没有和妈妈亲密接触了。病房外和妈妈在一起的是杨微13岁的姐姐杨晓梅,由于配型成功,杨晓梅将把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妹妹。

患病妹妹:

不治病家里就能盖新房了

杨微家住云南大理州祥云县祥城镇罗家村委会一组,妈妈于文翠务农,爸爸杨学文在祥云县城打工。2015年5月之前,他们是幸福的一家四口,两个小姐妹是爸妈的开心果。谁料命运无常,病痛的阴霾突然降临。2015年5月,正准备上小学一年级的杨微因为发低烧去医院检查,却被告知病得不轻要转院至昆明,最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被确诊为急性双表白血病。目前,杨微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接受治疗。

病房内,小杨微穿着的粉色米老鼠图案睡衣,以及电视上正在播放的《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告诉你这里住着的是个孩子。除此之外,白色的床单、冷冰冰的医疗设备,就是小杨微每天需要面对的一切,7岁的她手边连一个玩具、一本书也没有。她的幸福之源就是身边穿着全套隔离服的爸爸,以及双层玻璃外的妈妈与姐姐。记者通过电话问杨微:“你觉得闷吗?”杨微点点头,眼泪不停地流。“骨髓移植后你最想做什么事?”“我想叫妈妈进来陪我,现在就来!”小杨微有点烦躁地想发脾气。但目前为了防止感染,杨微暂且只能由爸爸陪护。

有一次她把自己的病号服脱了跑出来,说情愿陪着妈妈,不想治了。”于文翠说这些话的时候很淡然,有时,苦痛会让一个人更坚强,“孩子对自己的病似懂非懂,她和我说干脆不看病了,那样家里就可以用看病的钱,像别的小朋友家那样盖新房了。”小杨微还告诉妈妈,她的理想是当医生,由于奶奶有肺心病,爸爸的一只眼睛视网膜脱落,杨微想帮他们看好。这些话让人听来心酸不已。

懂事姐姐:

为了救妹妹,怕也没办法

家境本就贫困的杨学文一家,此前靠着杨学文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女儿生病后,杨学文夫妇需要一直陪伴,家里没了收入来源。化疗至今,他们已花了10多万元,这些钱大多是和亲友借的。目前,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手术费用还需25万元,之后还有高昂的后期治疗费用。

正上小学六年级的姐姐杨晓梅请了假来昆明,和妈妈住在离医院不远的出租屋内。记者探访当天,医生要给杨晓梅的体内埋管子,前一晚她一直睡不着。“怕吗?”“怕,但为了救妹妹的命,怕也没有办法。”杨晓梅戴了粉色蝴蝶结的发卡,黝黑的小脸上神情有些忧郁。杨晓梅每天坚持写日记。“她在日记中说,见到妹妹好开心。”妈妈替害羞的杨晓梅补充道。

不久前,姐姐杨晓梅用自己省下来的早点钱给妹妹拍了张照片,因为化疗妹妹没了头发,晓梅想让妹妹开心点。“你们的好,我懂。”杨微隔着玻璃对妈妈和姐姐说。目前,已有好心人给他们捐款,但3万多元的捐助款与25万元的手术费用还有很大差距。

采访后记:

愿他们一家平安好运

如果不是近距离接触,你可能永远无法体会“白血病”三个字带给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痛苦,你也不会感受到他们对健康的渴望与从苦难中生长出的坚强。7岁的杨微如此不幸又如此幸运。假如有一天她完全康复,自由地奔跑在阳光下,她一定会记得这段最黑暗也最温暖的日子,除了爸爸妈妈的无私陪护,还有她的姐姐。姐姐攒钱给妹妹拍的照片上(小图),小杨微穿着黄色公主裙,嘟着嘴美美地笑着,手臂上的红色铃铛,她现在还戴着。祈愿代表吉祥的铃铛,带给小杨微平安与好运。

捐赠方式

1、直接联系杨微父母

杨学文(杨微父亲)

电话:13577872367

于文翠(杨微母亲)

电话:18213998248

2、进入腾讯公益频道(gongyi.qq.com)“13岁姐姐捐髓救妹”进行捐助

记者 闫钰(都市时报)